2)第1065章 老牌大厂的威力_起航199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不是没有劣势、而咱们的平头车也不是没有优势啊。

  咱们的平头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在车底,而这种布置的方案是可以为车辆提供车底下部的良好防护,对不对?毕竟,路边z弹一般都是被提前放置在路边的,一般都是在车辆的侧面下方爆炸,这种爆炸方式,对车身侧面和底部的冲击更大一些,反倒是对车头位置没什么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车头位置完全没有必要怼一台发动机当盾牌。

  当然,如果用户确实对车头位置的防护有要求,那也不是问题,问问客户需要提供什么级别的防护能力,咱们往正前方挂装甲板甚至是复合装甲就是了,只要客户肯掏钱。”

  孙工想了想的,认可的点头:“是这个道理。”

  看到南非的rg-31,孙工下意识的就觉得rg-31的整体布置方案是最合理的,但现在听张起航这么一说,他也觉得张起航说的对:既然应对的主要危险就是路边z弹,那么发动机和变速箱在车底其实反倒是一件好事,如果用户有加强车头正前方防护的要求,那就多安装装甲板嘛。

  “另外,就是车底结构和座椅,rg-31的车底结构是v型车底,按照公开资料上面的说法,这种v型车底可以有效的将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偏转出去……”说到这,张起航望着众人,说道:“理论上确实是这样,但如何确定出合适的v型角度数值、如何给出最合适的车体厚度,这个就要辛苦大家了。”

  还是那句话,凡事有利就有弊,v型车底的结构可以有效的将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进行片穿,但这需要足够的离地间隙和足够理想的v型角度数值,而v型角度数值是越接近于90度就越好,但v型车底的缺陷也很明显,就是当当车辆的距地高度太大时,其可操纵性就会变差。

  众人自然是纷纷点头。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又有人提出:“除了采用v型车底、加强车身装甲和底盘的装甲防护能力之外,南非rg-31上还采用了类似直升机的抗冲击座椅,我认为这个配置也应该有。”

  抗冲击座椅是直升机特有的一种座椅,直升机发动机失效之后,如何保证驾乘人员的安全?直升机设计师们采用了三个办法:

  首先,通过主旋翼的被动自旋来降低直升机的下落速度,而不是像个铁疙瘩那样“噗通”一下从天上掉下来,有了主旋翼的被动自旋帮忙减速后,直升机的坠落速度可以控制在10米/秒上下;

  其次,直升机的起落架和机身采用吸能结构设计,让机身在接地的一瞬间通过结构形变的方式吸收冲击能量,这个理念与现在在汽车设计当中广泛采用的碰撞吸能理念其实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最后一点,就是抗冲击座椅。这种专门设计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