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颁奖典礼2_重生香江之大亨成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大力支持国内搞研发。往往从事一个领域研发的顶级工程师,可能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至于数量之多,更是难以想象。因此想要获得诺贝尔奖的认可,那是相当困难,甚至用艰难来形容都不为过。

  林德贝克再次出现在舞台上,对着下面说道:“获得1987年诺贝尔医学奖的是来自巴塞尔免疫研究所的利根川进博士。以表彰他在免疫系统遗传学上所取得的巨大突破,并且发现了身体免疫细胞组是如何利用数量有限的细胞生成特定抗体以抵抗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病毒和细菌。”

  “给人类的生命建康,提供了一份新的保证。”

  利根川进1939年出生于日本的名古屋,后就读于东京的日比谷高中。1963年获得京都大学化学学士学位,同年前往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攻读分子生物学研究生。其间他研究了噬菌体的遗传转录,并于1968年获得博士学位。1971年,他成为瑞士巴塞尔市免疫学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学家。

  可以说这份履历十分优秀,绝对属于生物和医学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现年还不到50岁,正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的黄金年龄段;可谓前途无量。如果可以,包首富还真想把对方拉到黑云阵营来。不过此刻刚刚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对于不差钱的瑞士;可不会轻易放人。

  接下来要为诺贝尔文学奖进行办颁奖,林德贝克直接说道:“获得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是约瑟夫-布罗茨基。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及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和浓郁的诗意。”

  对于诺贝尔文学奖,还真不好说从事哪方面研究;需要作者有很多文学作品,并且得到世界认可,否则根本打动不了评选委员会。

  约瑟夫-布罗茨基,苏联犹太裔美国诗人,散文家。

  1940年5月24日,布罗茨基生于苏联列宁格勒;1955年开始创作诗歌,1972年被剥夺苏联国籍,驱逐出境,后移居美国。曾任密歇根大学驻校诗人,后在其他大学任访问教授,1977年加入美国籍;主要著作有诗集《诗选》《言论之一部分》《二十世纪史》《致乌拉尼亚》、以及散文集《小于一》等。

  这位文坛巨匠绝对属于传奇人物,从15岁开始,布罗茨基辍学谋生,先后做过车工、司炉、医院太平间运尸工、水手等13种工作,并开始写诗。多数发表在由一些青年作家和艺术家所办的刊物《句法》上,并通过诗朗诵和手抄本形式流传于社会。一些诗歌甚至传到了国外,赫然登在正式刊物上,往往连他自己也浑然不知。

  苏联这个国家很奇怪,经常出现文坛大家,可很多根本不被认可。否则也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