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八十四章 接收兵仗局的陈板大_夺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不担心。几年的经验下来,他对于清国在军事工业上不惜工本的投入颇为欣喜,也很满足这里给工匠们的待遇。至少,工匠们是可以吃饱穿暖,不用自己卖家当来给官员们交常例钱。

  多尔衮和他身边的几位八旗官员也是心潮起伏。

  对于多尔衮和他的臣僚们来说,夺取中原是早已确定的方针。但是,由于清国的核心力量满洲八旗人口很少,所能提供的兵员有限,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又不敢让他们过度膨胀。多尔衮等人在入关初期,对于依靠自己的力量究竟能够占领和有效控制多大的地盘,并不明确。

  史载多尔衮刚进北京时,曾说过:“何言一统?但得寸则寸,得尺则尺耳。”六月初一日,清廷的诏书中还说:“深痛尔明朝嫡胤无遗,势孤难立,用移我大清宅此北土。厉兵秣马,必歼丑类,以靖万邦。非有富天下之心,实为救中国之计。咨尔河北、河南、江淮诸勋旧大臣节钺将吏及布衣豪杰之怀忠慕义者,或世受国恩,或新膺主眷,或自矢从王,皆怀故国之悲,孰无雪耻之愿。予皆不吝封爵,特予旌扬。其有不忘明室,辅立贤藩,戮立同心,共保江左者,理亦宜然,予不汝禁。但当通和讲好,不负本朝,彼怀继绝之恩,以惇睦邻之谊。”

  但下文也预先埋伏下了借口:“若国无成主,人怀二心,或假立愚弱,实肆跋扈之邪谋;或阳附本朝,阴行草窃之奸宄。斯皆民之蟊贼,国之寇讎。俟予克定三秦,即移师南讨,殪彼鲸鲵,必无遗种。”

  一边是表态只想保住现在的胜利果实,同李自成的大顺争夺黄河以北的地盘,一边又为以后下江南埋下了伏笔。这就是多尔衮的战略构想。

  眼下,多尔衮就需要尽快的消化北京城这个最大的胜利果实,并且把它提供的能量投入到战争机器当中去!

  攻占北京之后,检点李自成没来得及带走的、遗弃的各类物资,这些战利品的数量让多尔衮和他手下的八旗贵族们惊呆了。

  “棉甲六万套。”

  “锁子甲、铁甲各二万套。”

  “南蛮甲一万件。头盔四万顶。”

  “各色火炮成品一百二十七门,半成品三百六十七门。各色炮子十万斤。”

  “火铳一万杆。弹丸二千斤。”

  “南中火铳三千杆,弹丸一千斤。”

  “各色火药一万桶。”

  “各式刀枪兵器四百二十八万件有余。弓二万张,箭矢六百万有余,另有箭头若干,箭竹羽毛胶漆无数。”

  “各处库房之中尚有铁料煤炭木炭无数,可供支应使用半年以上!”

  除了这些军工产品武器装备生产所必须的原材料以外,就是城内的南新仓、北新仓、太仓、海运仓等等朝阳门附近的仓廪之中堆积如山的粮米。

  这些缴获,多尔衮都一一亲自过目了。除了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