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2章 爷俩分头行动_重工崛起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法和观念也要做出相应改变。/p

  王嵩挠着头皮,表示压力很大,不过并不沮丧。那些听起来复杂的管理方法固然令人头疼,但归根结底都是如何让厂子运转起来,并且赚钱。老厂长那一套自己摸索出来方法虽然是草莽路子,但有很多地方跟书本中的管理方法有想通之处。/p

  由于时间比较晚,爷俩简单聊了几句便各自回房休息。第二天王嵩继续留在办事处,目的是跟王朝阳商量下一步的工作重点。目前开展的几个项目自然是重点,已经分别安排人盯着,问题不大。王嵩所重视的仍然是新业务的拓展问题,按照王朝阳的估计,红星厂如今发展的速度,实际业务量要至少翻一翻才行。目前红星厂还没有专门的业务部,王嵩的意思王朝阳顶替。/p

  事实上绝大多数小厂的业务部和技术部都是合在一起的。近期主动跟红星厂联络业务的企业有很多,人家都是主动上门,为了显示诚意,红星厂的人应该逐一回访。目前看这个工作只能交给王朝阳。/p

  谈到这个问题,王朝阳说出自己的想法,主动上门的业务有很多,选择的主动权在红星厂手上,回访之前有必要定下选择标准。有的项目很赚钱,有的项目名声好听,有的项目技术含量高……即赚钱,名声又好,且技术含量高的项目也不是没有,但意味着竞争激烈。/p

  选择项目,既要考虑眼前情况,又要考虑未来发展。恰如大船起航,航线非常重要,若初期航线有偏颇,则很难掉头。/p

  “现在谈这个问题为时过早,我打算用接下来半个月把潜在项目梳理清楚,然后咱爷俩再讨论。”王朝阳最后道。/p

  “好。我中午就回厂子,下午有一个重要的饭局,如果进展顺利的话……”王嵩深吸一口气,露出期待的目光。/p

  王朝阳知道,王嵩下午约了孙宝权、廖志勇和高军三位厂长,继续谈合作的事情。距离上一次谈崩过去一个多月,如今红星厂名气大振,合并的事情会不会有进展。值得期待。/p

  “咱爷俩分头行动,干吧!”王嵩最后道。/p

  当天中午,王嵩返回厂子。下午,王朝阳按照计划去走访第一个潜在客户目标,对方是国营自行车公司的一个下属分厂,著名的凤凰自行车是这家自行车公司的龙头产品,而这家分厂有意跟红星厂合作的产品是轴承圈的产品加工。这个时代自行车的产销量非常大,月万台以上,自行车的前轮轴和后轮轴,再加上脚轮轴,供需要三个轴承圈,算下来每月需求量在三万以上。/p

  根据对方介绍,这三款轴承圈产品原本是自行车厂的另外一家分厂生产的,但质量和产量一直不过关,成为自行车销量进一步提升的主要问题点,所以总厂领导指示寻找外部资源,如果外部资源合适,将开始切换供应商。/p

  王朝阳没有立即给予答复,详细了解了几个问题,又拿到一些资料,说回去研究完再谈。/p

  之所以没有当机立断,是因为王朝阳意识到某种潜在的风险。供应商切换本是商业上的常事,但国营背景下这种问题有可能变得相当麻烦。例如总厂的意见到底是什么?原供应商厂商的反应是什么?这些问题如果不搞清楚就冒冒失失地插一脚,有可能让红星厂陷入泥潭之中。现在是红星厂发展的黄金时期,王朝阳不想把精力耗费在扯皮的泥潭中。/p

  /p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