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3章 最后一根稻草_北朝求生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他们都看得到,公孙氏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也搞不出什么大麻烦,至少,对他们没有特别大的威胁。

  现在那些人想的是,到底是低个头服个软,跟着打进关中的齐军混,还是跟着宇文氏一条道走到黑!

  很多人都是希望前者,因为自从宇文泰死后,他们再也回不到原来“半独立”的状态,因此,自然是要跟着强者混。这是个很容易理解的逻辑。

  所以,汉中丢失,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汉江走廊失守,齐军长驱直入,又不是要他们的命?

  只要高伯逸不放出“入关中,杀豪强”的狠话,那么这些人就会拼了命的保存实力。因为等齐军入主关中后,肯定会找一些实力比较强的世家合作,以此稳定关中的局面。

  而弱者,则很可能成为“祭品”,被高伯逸用来“杀鸡儆猴”。

  亲兵扶着自己走到另一面城墙的这一路,李穆就想了很多很多的问题。

  旧主留下的昔日情怀,可以用来当饭吃么?或许可以,但那也得跪着找人要,比如说找窦毅的夫人襄阳公主,或者独孤信这样的人要,还得看人脸色。

  更多的则是,被昔日的故意往死了踩,来取悦新主,不必怀疑,就是高伯逸无疑。

  李穆听闻,高伯逸此人工于心计,熟悉世情又心狠手黑,是相当不好糊弄也不好对付的人。以目前的形势看,齐军入主关中之人,就是他李家全族人头悬挂于城墙之时。

  这很可能成为高伯逸用来警告关中世家,以后一定要乖乖听话,不要想着扶持宇文氏的残党搞事情!

  为什么呢,谁让宇文邕和宇文宪小时候是被寄养在李贤家,而李贤又是自己嫡亲大哥呢!有这种关系在,别人不搞你搞谁?

  李穆不动声色的挣脱开亲兵的搀扶,亦步亦趋的走到南城城头,就看到夕阳下远处黑压压一片,光线不好,看不清旗帜上写了什么,只觉得军容齐整,看起来颇为气派。

  “早就听闻杨素自幼聪慧,如今一见,果然是少年英才……”

  李穆长叹一声,从前杨素也在长安居住,不由得唏嘘感慨。

  公孙氏为什么会猛攻金州,他们为什么会南下打通汉江走廊,而不是前往封闭的西蜀?

  齐军为什么可以驱使公孙氏的流寇,让他们成为打破两军对峙僵局的关键?

  所谓上兵伐谋,有时候打仗一旦交手,其实胜负往往就已然提前定好了。李穆不会蠢到自以为齐军是运气好,很多事那么“巧合”,不过是台面下的连横合纵罢了。

  很显然,杨素给公孙氏开出来很多诱人的条件,才让那些毫无信义的流寇甘愿听从他们的趋势。

  “李将军,敌军从城外射上来一封信。”

  亲兵将一封绑着帛布的箭矢递给李穆。

  “严密监视敌军动静,无论他们搞什么花样,都要第一时间跟我回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