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7章 预则立,不预则废(中)_北朝求生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条,把府兵召集起来打仗。赢了血赚,输了人死了也就不说了。

  然而现在国家稳定了之后,这种弊端也越来越明显,最近的一次表现,在西魏军攻破江陵战役的时候。

  多亏了梁元帝萧绎是个二货,也多亏了南梁军不堪大用,要不然,在击破江陵后就凭那些打砸抢的西魏军的各种表现。

  随便哪一只军队反杀回来,都能要他们的小命!

  当时为了抢富庶的江陵城,那些人险些要自己火并起来,连宇文泰都要看不下去了!

  而宇文邕掌握政权之后,改革的第一件事,就是收回周军的战利品分配权,改由朝廷战后统一分配。

  这样,依靠战功来定战利品归谁,就没啥好抢的了。

  与之对应的,各人不再负责自己的伙食,由朝廷中枢统一负责,但是武器装备,朝廷只解决最基本的长矛与军服,其他的,还是要自己来解决。

  这样也是兼顾了各方利益,而形成的改革方略。别看宇文邕做事急躁,他对于军队的渗透与掌控,还真算得上是水滴石穿。

  而且,从前是只有府兵军府里的人能参军,现在则是全国半数以上的自耕农,都是军府的兵员之一。

  只有那些独门独户独子的,才会免于入军府。

  这样一来,宇文邕就将全国半数的人力资源(所谓壮丁)加入了府兵系统当中。当然,至于另外一半是不是真的都是独门独户的(这种情况在古代不多见),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说白了,这是宇文邕对于关中世家大户的一种妥协。

  春耕结束后,大量的青壮闲下来,然后被组织起来进行军训,伙食朝廷出一半,由各郡的刺史负责。

  京畿长安地区,则是由宇文邕的妹夫窦毅负责。

  只要不是瞎子,就能很容易看出来,周国这是在紧锣密鼓的准备战争了,时间极有可能是在秋收以后。

  因为古代打仗容易死人,死人就容易产生瘟疫,产生了瘟疫,自身哪怕是获胜者,恐怕也难以幸免。

  然而到冬天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冬天一来,农夫不用耕田,在家里很闲没事做,参军可以混饭吃,所以从军的积极性比较高,士气也比较有保证。

  另一方面,几乎不需要担心瘟疫的影响。对于已经在关中习惯寒冷的周军来说,这又是多了一种便利。

  长安西城勋国公府的书房里,宇文邕召集了窦毅,宇文宪等人,在这里商议出兵策略。

  “今年出兵洛阳,这个不必再讨论,已经是定下来的事情了。”

  宇文邕一边把玩着韦孝宽书案上的镇纸,一边看着宇文宪说道:“诸位只需要说说,朕要如何才能拿下洛阳就行了。”

  他将镇纸重重的放在桌案上,沉声在众人脸上扫了一圈道:“有意见的,现在就说。等会再说的,就是欺君!”

  这么多话,其实跟窦毅和韦孝宽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能有什么话说啊,这话完全是说给宇文宪听的。

  “皇兄,臣弟觉得,齐军必然会趁着我们攻略洛阳的时候,趁机袭取宜阳!宜阳一旦丢失,打下洛阳也没什么用了。”

  一听这话,宇文邕面色都黑得像是锅底一样。韦孝宽连忙出来打圆场道:“陛下请直言吧,臣等并无异议。”

  他都这样说了,宇文宪也是毫无办法。他只好拱手说道:“臣弟也无异议。”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