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章 此去北境_大唐斩妖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人一直将何长安送出长安城外,絮絮叨叨,讲的全是读书人的道理,无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等。

  何长安听的不是很懂,但他还是默默将吕先生所有的话都记下了。

  老读书人曾说过,何长安终究不会是一个合适的读书人,但何长安却会是一个好学生,这让他很欣慰。

  长安城外,十里长亭,三百名书院读书人,在李义山的带领下,背负行囊,腰悬长剑,整装待发。

  看着大袖飘飘、玉树临风的书院学子们,何长安有些疑惑,侧脸看向吕先生。

  “他们随你去北境,”老读书人温煦的望着书院学子,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是书院的传统,闲来读书写字,耕读人间;

  大战将起,便须舍生取义。”

  简简单单几句话,何长安听的心头一震,一股浩然正气油然而生。

  可惜,刚一出现,就被大吃货‘小黑棍’一口闷了……

  回头看着那些书院读书人,一个个的、被浩然正气所蒸腾,眼见的气息暴涨,何长安多少有些嫉妒。

  李义山换了一件青布衣衫,一头骚乱白发梳理齐整,手扶长剑,对着吕先生深深一躬,朗声道:“书院学子李义山,率领三百学子,出征北境,请师叔祖耳提面命、谆谆教诲!”

  老读书人呵呵一笑,缓步走过去,伸手揉了揉李义山的头发,温言笑道:“柳河东当年没你帅气,但比你硬气,是颗读书的好苗子。”

  “……”

  李义山嘴角抽搐,口中嘀咕‘师叔祖您会不会说话、有这么夸人的么’,却还是毕恭毕敬的拱手、施礼。

  “不过,赵正、杜十三、温太原几人,有不如你的地方,”老读书人浑不理睬李义山的不满,继续温言说道:

  “你比他们几人的卖相好,而且,每次去勾栏听曲儿,基本都不掏银子,有时候甚至还让人家倒贴……

  还有,义山啊,你写的几首顺口溜的确不错,比何长安有才情,此去北境,希望你在斩妖除魔时,也能做的这般好。

  我等你的好消息。

  另外,临行之际,老头子赠你一句诗,以壮其行:此去北境可经年,透死女鬼百千万!”

  老读书人背负双手,遥望北境,俨然一副高人风范,似乎对自己的‘壮别诗’甚为满意。

  “……”

  “……”

  不说李义山,就连何长安、三百书院学子,都听不下去了。

  这位吕先生,简直了!

  李义山干笑几声,低声道:“老爷子,给点面子行不?”

  “有没有好处?比如、去教坊司报你大名,可打八折?”老读书人拍了拍李义山的肩膀,笑了笑,转身向长安城走去。

  黄泥大道上,老人孑孓而行,步履蹒跚,一头骚乱白发,一件破旧棉袍,看的大家有些心酸。

  春风轻拂,杨柳依依。

  灞河水面,波光粼粼。

  远远的传来老读书人的吟哦:“八水绕长安,提剑上天山。”

  其声为商,为金,为肃杀之气。

  自是剑气纵横,气象万千,听得何长安、李义山、三百书院学子心血滚烫,豪气干云。

  俄而,转为正宫调,其声端正清雅、犹如洪钟大吕,歌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