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5章 拍卖所得的去处_明末亲军锦衣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吗?而这些田产被大户兼并了,还会让这一百多户,七八百口失去生计。这就是隐患啊。”

  崇祯闻听,呆呆的坐在那里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王承恩欢喜的一拍手:“那就收入皇庄。”

  还没等崇祯表态,赵兴嘿嘿一笑:“难道皇庄每年赔进去的钱还少吗?”

  这正击中了现在财政窘迫,抠紧每一文钱的崇祯痛处。

  现在的皇庄,不再是皇室的钱袋子,而是皇室内帑的包袱。之所以会是这样,还不是分管皇庄的大小太监头无限贪污苛刻佃农的结果?

  “既然不能发卖,又不能收进皇庄,爱卿以为当如何?”崇祯不解的询问。

  赵兴回禀道:“依照臣法,就将这些土地,直接收为锦衣卫托管,然后直接收取承包费,这样,王公公只拿现银,岂不两便?”这就是后世的承包制度,非常优越的。

  为什么要锦衣卫托管呢,还不是一来给锦衣卫划拉点资产,让骆养性开心,二来你崇祯也别想拿这些土地赏赐给什么皇亲国戚再行兼并。

  骆养性闻听,当时眼睛一亮,立刻向崇祯保证:“臣每亩每年向皇上上缴三钱银子,如此,既体现皇上对百姓的体恤爱护,又能多少给内帑些收入。”

  三钱银子不多,按照现在的地租状况,锦衣卫还能在佃户身上弄个两钱银子,看着不多,但打贪官若是一直这么打下去,不出两三年,那就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啊。

  看着入了自己套而跃跃欲试的骆养性,赵兴欣慰及了。

  对于这点小钱,崇祯没看在眼里,但对能依旧让百姓耕作,他倒是非常欢喜的。崇祯,其实在本质上是一个非常爱民的皇帝。

  说到了钱,崇祯的脸上立刻就有了笑容:“爱卿,为什么估价六十万,却可以做到百万?”

  赵兴笑着一指热闹的拍卖场景:“万岁,首先,郭先生的评估是按照文物产地计算的,是低估了的。”

  骆养性点头,笑着对崇祯解释:“自古山陕出古董,全国大部分商周汉唐古董都从那里贩运过来的,价格低也就不足为奇。”

  崇祯叹息一声:“商周汉唐,多么恢宏的文化王朝啊,想一想就让人魂牵梦绕。但可惜最终都化作了一捧捧黄土,掩埋在那千万年的岁月里,何其可惜可叹。”

  看着崇祯突然变得沮丧起来的神情,骆养性赶紧开解:“天下兴亡,王朝更替这是历史常态。”这话一出口,骆养性就感觉自己该狠狠的抽自己嘴巴,当时看着崇祯黑如锅底的脸,真的是不知所措了。

  赵兴一见,赶紧上前:“大人说的对,若不然,怎么有这铁骨铮铮的大明王朝?”

  崇祯闻听,转而变得坚定:“爱卿说的对,只要我们咬紧牙关渡过这个难关,那就会实现日月照耀皆我大明的辉煌。”

  骆养性感谢的看了眼赵兴,心中松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