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145章 大势已去_理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使李德旺最终下定决心,于是李德旺召来塔海哈布,让他总览此事。

  塔海哈布立即与余介商议,最后确定了大致迁移的人数,十万人,另需一万士兵随行保护。

  如此,共计十一万人,这将是整个西夏最后的火种。

  而对于那十万人的构成,塔海哈布和余介产生了分歧。

  塔海哈布认为当尽可能多的先满足宗室及达官显贵的要求,先转移他们,若是还有名额多,则再在百姓当中挑选。

  简而言之,即是一切以权贵为先。

  余介自是不可能同意,真若如此,那他余介岂不是带回去十万个祖宗?

  此行,余介的目的是为大宋增加可供驱使的力量,以免他们日后落入蒙古人之手,增强蒙古人的力量,这是余介的目的。

  若是带回去的人,非但不能成为大宋的助力,反而成为大宋的负担,那他非但徒劳无功,反而于国有罪。

  余介皱皱眉头,道:“将军不可,如此一来,我等未及起程,百姓便要先造反了。且若是权贵全部撤离,那你们还需要蒙古人来打吗?自己就先垮了。”

  塔海哈布听了,也觉得有理,于是他便询问余介的意思,“那大使以为应当如何挑选?”

  余介道:“我意以你们公主为首,再领数十宗室,千余官宦家眷,这些人,亲王郡王以及高官等一个不带,只带他们的家眷。

  其余人则优选挑选青壮,健妇,手工艺者,如铁匠木匠纺织匠等,这些人,最好是一家选出一二人为最,如此,既可保百姓不乱,又可保你们朝堂不乱,且官员家眷得到安置,他们在抵抗蒙古时也再无后顾之忧。”

  塔海哈布听了,深感有理,于是上书李德旺,请求照此执行。

  李德旺心如死灰,他亦是想走,但是责任让他不能走,所以他对于谁转移,也没太大的兴趣,直接便批了。

  转移计划一确定,顿时塔海哈布的家门便被踏破了,无数的官员向其求情,让他一定要把自己的家眷带上,甚至很多官员主动辞呈,好让自己符合条件撤离。

  当然,他们来的时候不可能空着手来,人人皆是带了金银财宝,塔海哈布一一收下,家里的府库顿时也满了。

  也许是感觉自己一个人得了这么多的钱财,有些吃相难看,塔海哈布便命人给余介送了一车财物去,当面感谢余介,说余介为转移之事劳心劳力,且以后到了大宋,还需要余介多费心。

  余介对塔海哈布滥用职权之事很看不惯,但还是接受了他的馈赠。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净则无用,余介对塔海哈布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西夏百姓听说可以去大宋,都是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激动不已,纷纷哭着喊着要去,百姓这边便是由余介亲自负责,他要亲自把关。

  余介让塔海哈布给了自己几百人手负责此事,将那些符合条件的百姓都是一一挑选出来,并且尽量做到每户都有人入选,稳定百姓的情绪。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