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五章制作湘妃折扇_山村小仙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形。

  第五步,烤制大骨。

  整个扇骨的制作从开始劈料到成品,每一次修形打磨、每一次泡水、烘烤都需要认真对待。

  不然大小骨容易存在偏差,导致组合成形的扇骨出现暗伤,扇骨寿命自然也就不长。

  第六步,大骨滚边。

  当然,作为经久不衰,收藏实用把玩三合一的文玩折扇,工序自然不仅于此,而折扇剩下的步骤都藏着细微的细节里。

  大骨滚边:所谓大骨滚边就是,将大骨的边缘做滚边处理。

  其目的就是增加扇骨的圆润度,减少棱角摩擦手心带来的不适感。

  第七部,刮楞与刮篾。

  所谓刮楞就是在小骨的侧边,四个角作倒角处理,这样做不仅加强视觉的整齐度,还减少因棱角外露起毛刺,提高把玩手感,这看似简单却需要把数十根小骨刮楞的整齐一致,十分需要耐心和技巧。

  刮蔑是比刮楞更难,更细致的工序,主要是通过削切打磨,使小骨呈两边薄中间厚的形状。

  这样的小骨有着更强烈的立体感,手感也更加光滑,把玩趣味倍增。

  第八步,小骨开梢。

  所谓开梢就是将小骨从下1/3处开始至顶,进行一个削薄,这样的小骨十分之薄,且具有弹性。

  此外小骨梢薄的好处,是不会破坏及影响扇面的效果,也会使得扇风时风力更大。

  第九步,烫钉。

  扇钉虽小,却是折扇的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文玩折扇上面用的是牛角钉,这种钉既硬又有韧性,耐磨耐用,且不伤扇骨。

  打钉必须要牢固,打好后扇骨间不能出现空隙,又不能太紧影响折扇的使用。

  其次要打得圆,钉不能缺边,也不能有其他多余形状。

  钉还要饱满,不能干瘪,否则既不美观也容易松动。

  为此,陈青牛专门开车去县城的牛肉屠宰场买了一个牛角,用来制作牛角钉。

  第十步,裁剪扇面,画扇题诗。

  将宣纸裁剪成一个扇面的形状,墨水倒进砚台里,用墨条研了研,提笔蘸墨,在扇面上以篱笆小院为主要素材,画了一幅田园水墨画。

  并在右上方的留白处写了一首魏晋时期,郭璞的游仙诗·《京华游侠窟》。

  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

  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临源挹清波,陵冈掇丹荑。

  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

  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

  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

  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

  然后,拿起桌子上的满堂红鸡血石印章,在诗的直下底角盖了一下。

  陈青牛等湘妃折扇的墨迹自然干了之后,拿着扇子,很是潇洒的往怀里扇了扇,让宋檀儿拍了最后一个场景。

  他起身走到宋檀儿面前,从直播杆上拿下了其手机,将湘妃折扇递给了她,说道:

  “檀儿,湘妃折扇给你玩!”

  “我回屋了!”

  宋檀儿冲陈青牛微微一笑,拿着湘妃折扇朝屋里走去。 

  陈青牛走到梨木椅子前坐下,继续剪辑湘妃折扇视频。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