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7章 袁可立治天津_朕的大明朕做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较劲的朱由检。

  这小子心急的毛病,估摸着这辈子难改了。

  “朕本是想让袁可立给你做老师的,但他现在要替朕经营天津,无法在京中教你。”

  “因此,朕就想让你去天津,跟在袁可立身边学习。”

  “你,愿意去吗?”

  “臣、臣弟愿意。”

  听到朱由校想让自己离京去天津,朱由检害怕的缩了缩脖子。

  但转念又想到,可以离开京城,到外面去,双眼顿时又泛起了光芒。

  “嗯。”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道。

  “明天出发,让王承恩带着你,去天津吧。”

  朱由校说着,转头看向了东边。

  万事两手准备。

  一面防着自己落水,一面给自己将来如果落水铺路。

  这小子才九岁,还能掰的过来。

  如今的大明,一旦自己遭遇不测,能托付后事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袁可立,一个孙传庭。

  但孙传庭到底是太年轻了,还没成长起来。

  如今只有袁可立能充当这个保险作用。

  让去跟着袁可立一段时间,看看民间疾苦,对于下面有些个了解。

  如果自己遭遇不测,就留下圣旨,让袁可立主政,朱由检不到二十五,不得亲政。

  这样就算发生了什么,也能挺过去。

  皇帝看的方向,是天津,别名津沽、津门。

  明建文二年,朱棣从此渡过运河,正式发起靖难。

  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该地正式得名天津,取意天子经过的渡口。

  天津最初时,是一个军事要地,全称天津卫,后又增设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

  永乐年间,天津三卫的进驻,带来了大批军户家属,天津城开始有了雏形。

  万历年间,倭寇入侵朝鲜,为了加强海防,又增设天津海防营和天津海防水陆营,共计新增六千名士兵。

  但是,袁可立在天津城中转悠了两天后,发出了一声感叹。

  “天津虽名为卫,然早已名存实亡啊。”

  天津此时的发展,颇为的怪异。

  城外是商贾辐辏,骈填逼侧,

  而城内则是屋瓦萧条,半为蒿莱。

  对这个现象,发挥务实精神,袁可立同张之极两人进行了一番实地调查。

  然后发现,商人,商人,还是商人。

  这天津要是再不废卫设府,这些个商人都快接管卫所了。

  啥?原来的卫所士兵干嘛去了?从商了呗。

  天津的地理位置太特殊了,地处要冲,扼水陆之咽喉,握南北之枢纽,这就天生是个发展商业的地方。

  根据这些日子袁可立的了解,长芦盐场的存在,催生了盐商的发展。

  因为长芦运司设批验所就在大直沽,所以盐商在天津海河东岸买地筑坨存盐,以备查验待运。

  天津的盐商对当地的城市化进程,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外,天津的粮商也不少,因为天津是漕粮转运中心。

  光是粮仓就修有百万仓、大运仓、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