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4章 煮酒话田亩_朕的大明朕做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4章煮酒话田亩

  万历四十八年年,十二月初七,大雪。

  一眼望去,白茫茫一片。

  芜殿行宫大概的收拾了一下,虽然无法住人,但已经能用来议事了。

  大雪天的,部务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也没其他事,皇帝就让人喊了几个高官,一起在这儿聊闲天。

  或者说,开小会。

  在座的文官有七个,分别是吏部尚书周应秋、户部侍郎袁世振、礼部尚书孙如游、兵部尚书黄克瓒、工部尚书徐光启、左都御史张问达、度支司正卿毕自严。

  户部尚书李汝华告病了,所以袁世振代其前来。

  但稍微有脑子的人都能看出来,李汝华退休已成必然,袁世振就是取代李汝华的人。

  如今袁世振正在慢慢的从李汝华的手中接过户部权柄,两人交接完毕的那天,就是李汝华致仕的日子。

  “昔年,蒙元残暴,宽纵豪强,致使天下凋敝。太祖爷吊民伐罪,再复华夏。”

  “时天下生民艰辛,太祖爷恤小民之艰苦,与刘伯温定卫所军屯养民之计,豪言,吾养兵百万,不耗百姓一粒粮米。”

  放下手中的热茶,朱由校看向在座的众人,缓缓的道。

  “杨隋大业至李唐武德年间,窦建德、王世充、宇文化及、王薄等人荼毒河北山东诸地。唐太宗一统中原后,在各地设府田以征兵马,供朝廷驱使,终有李唐征讨四方不臣,拥天朝上国之名。”

  “但到了唐高宗,乃至于武周之时,府兵难召,府田短缺,终至唐明皇时,李林甫以明文废除。”

  “我大明的卫所制,与当年李唐的府兵制差不了多少。”

  “然,朕翻阅实录,永乐元年,各地卫所征屯田子粒粮两千四百三十五万石,永乐十年,征屯田子粒粮仅有九百一十二石了。”

  “自叶淇变盐法,改纳粮开中为纳银开中,各地卫所时时粮草不济,需要国帑出银出粮养军。”

  “大明的卫所,终究是到了要废除的地步了。”

  “陛下,臣曾在陕西为官,自长安至独石一带,阡陌纵横,耕获颇丰,臣就去打听过,发现这些地,本应是卫所田,然均被镇守、知府、总兵、兵备道、参将、都指挥等官,占为己业,所产之粮,不交国税,不交军屯,均为其所占。”

  听到了皇帝的话,毕自严接过话头道。

  “而各地卫所剩下的田亩,多处贫瘠之地,产粮较少,不足以纳屯田子粒粮,这就导致了军卫所产粮不足,需要朝廷拨粮。”

  “这些田亩沦为私田,时日已久,归属已经很难查清,陛下欲将京畿之地的卫所田分给军户,言谁种归谁,此为善政。”

  “然,臣担心,若是将田分给了民众,民众交不起赋税,又会将田拿去投献了豪族大户。”

  “嗯。”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对于毕自严的担忧很是上心。

  “这个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