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百九十八章 分家之议_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但唐家想走出西北,周家也很想。

  随着家族日益繁茂,家中子弟又大多从军,周家子弟遍布西北边军各地卫所。加上他们个个都从小教养严格,在家长安排下也不缺守边立功的机会,自己还勇武不惧死,升迁起来,自然比旁人顺利。可这么一来,周家子弟得占高位多了,外人难免会觉得周家把持了西北边军的要紧位置。皇帝忌惮周家,便与此有关。

  然而,自家子弟资历才干出身功绩样样不缺,为保家卫国而征战时,也是豁得出命去的。大战打得最激烈时,同代的周家子弟能折掉一多半,剩下的人中也不乏重伤残疾者。周家人牺牲了这么多,凭什么就不能象其他人一般凭功升职呢?皇帝没派真有才能的靠谱武将到边军来分权,又不许周家子弟到西北以外的地方任职,难道是周家的错?军中的要紧职位就放在那里,朝廷不派人,最后还是要从边军中挑人去担任,那又为什么不能是周家人呢?好歹自家子弟会听从镇国公号令,勇气才干都不缺,比外人更可靠些。

  若是周家子弟有机会走出西北,周家也不是非得固守西北边军不可。大楚那么大,有那么多卫所驻军,周家出色的子弟再多,撒把出去,也就不显眼了,皇帝便不用再猜忌周家人把持了哪里的兵权,会威胁到他的权势。

  如果西北边军其他将军们也同样有机会走出去,对周家只会增加助力。无论是朝堂上,还是地方上,愿意为西北边军、为周家说话的人越多,周家将来的路才能走得越稳,不是外戚阁臣随意几句谗言,就能轻易动摇的。

  皇帝透露出来的意思,镇国公周老元帅已经很明白了。他清楚皇帝是想削弱周家子弟在西北边军中的影响力,但他不在乎。他从来就没想过要一直把持边军大权,只是大战来时,朝廷那边只会拖后腿,为了西北军民,他必须站出来主持大局。倘若他谦让了,边军将领众多,各有本事,只怕互相间谁都不服谁,难以达成一致,到头来定会影响到大军的效率,叫胡人得了便宜。那还不如由他出面统领大家算了!

  但眼下边境太平,胡人那边陷于权力内斗,一时半会儿顾不上侵楚。皇帝若愿意厚待周家人,不把人赶尽杀绝,镇国公也不介意稍稍放手,提拔几个能干的年轻后辈,让他们慢慢接手西北军权——哪怕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姓周。

  镇国公希望能让皇帝看到周家的忠诚,但同样的,皇帝也要用真心回报忠诚才行。

  周文君解释清楚了自家祖父的想法,才对众姐妹、闺蜜们道:“太后娘娘也写了信,让堂婶带给祖父。她老人家也觉得这样挺好的。只要周家能一直延续下去,子孙繁茂,倒也不必非得一大家子都死守在西北不可。将来若真有哪位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