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2章 朱标:我的时代_大明:我为天下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三岁的少年一直熬成了今天这个四十四的中年男人,甚至中间还差一点就病死了,这实在是太艰难了,而今天终于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虽然他知道在老父亲国丧期间有这样的念头很不应该,但是他就是抑制不住这样罪恶的想法。

  “都平身吧。”

  朱标淡淡的收起遗照,这一瞬间似乎有些奇妙的心态变化,虽然真正的登基大典要等国丧二十七天结束之后,那时候他才算是法理上真正的皇帝,但是这一刻的他已经感受到天地尽在掌握的奇妙感觉。

  原来这就是当皇帝的滋味吗,的确是不一样的,天下生民系于自己一身,巨大的压力之下还有对无上权力的兴奋。

  一下子他就突然明白了为何历史上的皇帝会像守财奴一样守着自己的位子,因为一旦品尝过这种无上的个人权力之后,就没人再舍得放手了。

  这是一种没有任何限制条件的绝对自由,个人的意志可以大于这个世间的一切,这种感觉是一种让人脱离不了的上瘾感觉。

  皇帝是一种违背人性的位置,如果控制不住自身的欲望那么皇帝就会变成一种怪物,好在朱标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并没有让心理扭曲,反而让他具备了足够的智慧和情绪,在这样巨大的权力冲击下,他依然保持着自我。

  诏书宣读完毕之后,所有人都一同前往几筵殿,那里是先帝停放灵柩的灵堂,诸王和文武百官俱在此处哭丧,缅怀先帝音容。

  一日的仪式结束之后,朱标便召集朝廷重臣商议先帝谥号,安葬地点。

  谥号是对先帝一生的行为功绩的一种总结,这个事情的主要职责归由任亨泰,最终由他提出方案,诛臣商讨议论后,朱标最终定下“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的谥号,简单来说就是明高帝。

  至于安葬地点则是在选择西安郊外的风水龙脉宝地作为孝陵,这些事情确立好了,后面的礼仪程序也就能一次开展起来。

  国丧二十七天百官每日都要着盛服为先帝吊丧,而大明藩王,世子,郡主,内使,宫女等等更需要穿戴丧服三年以上。

  国丧期间,民间的娱乐活动也要暂停,禁行婚姻嫁娶,停止一切典礼祭祀,民间要保持斋素,当然规定虽然严格,但实际上古代王朝对民间实现不了那么严苛的控制,如果没有报纸的话二十七天皇帝驾崩的消息都传不了多远,更不要说管人家老百姓吃饭了,那是真的管不着。

  反正各种规定十分之繁琐,而且各种日期也不统一,也许这条规定只需要持续二十七天结束,但另外一条规定就需要四十七天了,长的甚至可以达到三年之久。

  但是最重要的时期,也就是最开始的二十七天了,二十七天国丧一过,先帝的灵柩也就到了下葬的时候。

  伴随着诸多后宫妃嫔凄厉且悲惨的哭喊声,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最终入土为安。

  一轮烈日落下,新的太阳升起,国丧结束之后,朝廷便举行了朱标的登基大典,自此世人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任皇帝,属于朱标的时代开始了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