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3章 你退稿了我怎么追更?_大明:我为天下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3章你退稿了我怎么追更?

  紫禁城文阁当中,朱元璋难得的没有沉迷奏疏,或许是因为渐渐入冬,他老朽的身体也跟着变得越来越迟缓呆滞。

  自从在坐了一趟火车回来,实验室的事情已经慢慢落实,宫里直接委派了太监进驻科研院,但只负责审查监视,不对具体的事情进行干涉。

  之后的几天朱元璋越来越少的批阅奏书,事情多数都扔给了朱标,身体精力的衰退不容得他不接受。

  因为一开始工作的话他总是不自觉就发呆,所以现在的他更多的是做些放松和愉悦的事情,就比如现在他就躺在躺椅上,听着朱标给自己读报。

  他一向重视报纸,如今关中报社划归礼部之后,第一期的《大明官报》样板已经出来,第一时间就送来了朱元璋这里过目。

  相较于《关中周报》来说,官报的信息更加全面和广泛了,不再是仅仅局限于关中区域,真正有了官方报纸的一点模样。

  整体听下来,新闻的选取上南北都有,有宏观叙事,也聚焦小民,尺度都拿捏得非常合适,之前朱元璋觉得是很不错,士子们若是看了这份报纸,可以对大明的一些重要事情有基本的了解了。

  当然,搞官报有好处也有坏处,那就是相较于关中周报时效性更差了,因为范围大了之后,获取信息和输出信息的周期也就拉的更长,反而不如地方性质的小报,而且搞官报之后,距离京城越是远,其滞后性也就越高。

  要想完全打破这样现实因素的制约,只能等到哪一天电报机鼓捣出来,抹除信息的传递障碍,那时候才能有真正高时效性报纸,一日一报也就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虽然如此,也不能否认对大明人来说,有着这样缺点的报纸依然是他们最好的信息渠道,而且因为其全面性,更容易被广大地区的人接受。

  “父皇,近日解缙递上了一封奏疏,是关于在大明全国分设印刷厂以及分销网的建议,其大体都是按照当初关中报社扩张的路子来的,直接照搬当初的成功经验,倒也是不错的法子,儿臣觉得可行。”

  报纸念的差不多了以后,朱标就说起了与这相关的事情。

  朱元璋虽然现在慢慢远离事务,但其实并不怎么习惯这种生活,朱标也只能平时略微聊一聊政事相关,缓解老父亲的下岗焦虑症了。

  果然一说起这个,朱元璋就精神了不少,精力不够也不影响他了解国政事务。

  “解缙这小子虽然说言行死板了些,但才华还是有的,光看这个报纸,他对内容的把控还算是精巧,不枉朕当初让他去报社学习,如今看来可以说是卓有成效。”

  朱元璋呵呵笑起来,朝廷里面的这些个年轻人里他看得上的不多,除了许良这个太过耀眼的,剩下的数得上的也就解缙,蹇义,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