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八十四章:真正的春耕(5、6、7、8的回忆,不喜可跳定)_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便更好地播种。

  “耱”的使用方法和“耙”一样,也是人站在“耱”上,或者用大石头放在上面。

  “犁”、“耙”南北方都有,无非就是形状上的稍有不同,但是“耱”北方旱地的专用农具。

  地里面的事情到这里还不算完,因为“犁”、“耙”、“耱”弄不到那些边边角角。

  而且按照梁大队长的要求,春耕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做到深耕深翻、耕透耙透、不漏耕不漏耙,要保证每一块土地都被利用上,不能放过任何角落。

  最后除去要种玉米的地以外,所有地面要做到平整,上虚下实,这样才能让土地的底墒充足,才能让庄稼的出苗率更高。

  所以这时候还要有人用铁锹、镢头把这些边边角角全部挖一遍,然后用耙(pá)子把地面搂平,这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播种。

  这时候还没有机械化的播种机,农村用的都是耧“lóu”,有的地方叫耩子、木桨子、蒋子、耧犁等等。

  耧分为单腿耩和多腿耧,它的构造并不复杂,长长的两个猿杆上架子一个上大下小的漏斗形耧仓、紧贴篓仓的后上端是耩的扶手,扶手垂直下面是耧腿,这个耧腿里面是空心的。

  庄稼种子就是在装进耧仓后,在耧仓底端的“仓眼”处向外流出。

  为使种子的均匀流进下面空心的耧腿里,会专门在耧仓的仓眼处拿一个鸡蛋大小的石球上绑上一根小棍,小棍插到耧仓的下种口,上面用细绳连到扶手上。

  在摇耧人的来回摇晃下,拴在耧仓口的石球也随之摆动,发出咔哒咔哒的声音,种子随着石球撞击耧仓的声音,哗啦地顺着耧腿就被播种到地里。

  “耧”在农业生产中属于精细活,需要具备丰富经验的老把式来操作,俗称“掌耧”、“摇耧”。

  整个上河村的千把口人中,掌耧最好的也只有四、五个大爷级别的人物。

  掌耧的人在开始播种前,首先要根据是什么种子以及现在天气的情况进行“定耧”。

  因为不同的种子,在晴天和阴天的流速不一样,这些关系到被播种的种子是能否均匀下地。

  开始播种以后掌耧人只能靠两条胳膊,双手手要端平耧把劲要匀,这样才能掌握好深浅。

  要是看着播种深了,就稍微的抬抬手,要是看着播种浅了,就往下稍微的按按。

  这个期间掌耧的人不但要有节奏地摇晃耧,使种子均匀的落下去。

  还要时刻观察种子的流速以及耧仓口是否畅通,因种子里有杂质难免会堵住耧仓口。

  只有掌耧的人摇的好,地里的苗才能出的均匀,往后农民就能节省很多的时间和力气。

  当然拉耧最好的使唤对象还是老牛,它步子稳定、不还不驰,非常适合这份工作。

  可惜牛这种大牲口很珍贵,有的村子甚至一头都没有,或者有牛但是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