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娱乐:名人专访3 山东大汉孔子·上……_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孔武有力的孔夫子一出,成功震慑住了所有后世儒生。

  秦汉时期的人倒是见怪不怪,这个时候都是讲究君子六艺齐备的,文武全才比比皆是。没人觉得文人就必然柔弱,哪怕有谁看着身形单薄,上阵杀敌也不怵。

  但是后面几个朝代就不一样了,儒学发展到了鼎盛,也被曲解到了鼎盛。重文轻武的口子一开,完了,大部分书生都装备上了“手无缚鸡之力”这个终身debuff。

  此刻,不少人都不肯相信天幕上这人是孔夫子。只是碍于天幕的特殊性,没有傻到开口质疑罢了。

  主持人根本不去搭理他们,只向夫子问好。

  孔夫子还是很慈和的:

  “主持人你好,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吧,老夫不会藏私。”

  就是一口山东话有点魔性。

  其实不同时空的人语言都有比较大的差异,毕竟中华上下五千年,语言的变更比文字的变更还面目全非。再加上地域不同,各地又有自己的方言,那就更乱了。

  幸好222装备了最先进的翻译成程序,会自动翻译所有人说的话、书写的文字,在呈现给不同人的时候,自主选择最容易让对方理解的哪一种语言文字。

  就比如现在,某个村子里的百姓,他听到耳朵里的就是本地方言而不是本朝官话。

  不过……

  那百姓有些见识,早年在码头做过工,他信誓旦旦地对妻儿说:

  “这位文人老先生肯定是济南府那一片儿的人,这口音太对味了!”

  他妻子恍然大悟:

  “我说呢,怎么腔调听着怪怪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之前出场的几个嘉宾,要么是说的官话不带口音,要么就是南边的,自带南方口音。

  这对夫妻自己就是南方人,所以他们听着觉得可亲切了。什么口音?根本没有口音!这个话不说得挺标准的?

  百姓们听着乐呵,还跟着学山东口音,儒生们却觉得脑瓜子疼。

  在他们的幻想里,孔夫子应该是个身形单薄的老者,一身学者气度,举止优雅,说话也得是标标准准的官话。

  因为他们接触过的老学究就是这么讲究。

  但孔子不是的,学者气度和举止优雅倒是有,其他人的就算了。不仅如此,那一口山东嗓实在是洗脑,儒生们听多了都要被带歪了。

  主持人自己倒是完全不受影响。

  还有闲心感叹一句齐鲁之地自古就这个口音,千百年居然都没变,离谱啊离谱。

  不重要,开始采访吧。

  【好的,那我们正式开始采访。大家都知道,夫子您曾经周游列国,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过许多的危险。那么您是否带领弟子亲自打过贼寇呢?】

  孔夫子理所当然地点头:

  “自然,路上匪寇横行,老夫又没有兵卫护送,身边只有弟子随行。遇到贼寇主动上来侵犯,肯定是要打回去的。”

  主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