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七章 亿富投资_重生199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蒋宵明感慨地道:

  “企业家精神,造就了二战后日笨经济的奇迹,引发了20余年米国新经济的兴起。

  然而,我们枪打出头鸟的文化,却从根本上构成了对于企业家精神的束缚。

  企业家精神,要求经营者不断寻找新的商业机会,不断开拓新的商业模式,这些在旧观念的人眼中,就是不安份,是对于秩序掌控者的冒犯。

  于是,轻则给以卡压,重则将其投入牢笼,或者进行妖魔化,在精神上彻底否定。

  比如,江南有些企业的发展,先是斥之为挖社会主义的墙脚,后来就是夸大其中的投机成份,甚至出现商家被杀的事件。

  更可怕的,对于企业家精神扼杀,有时来自于旧观念,有时更来自于有关的正负,很多案件告诉我们:企业家精神依然缺乏生长的土壤。

  而这一切导致了我们的社会创业意识的缺乏,很多人宁愿做一个高级的附庸,也不愿做一个自己承担责任的企业家,因为我们社会加给他们的成本太大了。”

  这一番肺腑之言,让夏川顿时对蒋宵明敬重了几分。

  作为一个背景深厚的二代,居然能为民营企业家说话,真是太难得了。

  “没错,这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开放是必须的,发展市场经济是必须的,培养企业家精神也是必须的。

  如果企业家无法成长,国家竞争力必定处于劣势;如果重新封闭国门,资本敲不开我们的大门,那我们将重新成为世界公敌,甚至战争爆发。

  全球化是消除战争隐患,实现世界永久和平的关键。

  而市场化、法制化是释放出无敌竞争力的关键。我想即便现在问题多多,但一定会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道路再曲折,只要方向是对的,总有到达终点的时候。”

  蒋宵明也是听得眼睛越来越亮,这真是高中生吗?

  这特么格局也太宏大了吧。

  蒋宵明又习惯性的,问了一个西方式的问题:“你对慈善怎么看?”

  夏川笑了,耸耸肩,轻松地道:

  “说实话,我信奉丛林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淘汰就没有进步。所以救助穷人没有意义。但救助贫困学生是非常有用的。

  我们应该推行免费教育,穷人哪怕一分钱没有也能上得起学,而且要让他们吃饱饭。

  而考核企业家的唯一指标是盈利,不能用道德去衡量企业家,否则谁都不愿去做企业了。

  没了企业,社会就无法进步,财富无法增加,贫穷就会产生。慈善不一定非要捐款,将企业做好,推出最优秀的产品,推动技术进步,就是最大的慈善。”

  蒋宵明听完,虽然不认同,却惊叹夏川思想体系的完整,他忍不住问:

  “你这年纪,就算从娘胎里开始思索,也不能这么圆融自洽吧?”

  他可不信夏川是从学校得来的这些思想,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