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1章 朕肚子里的蛔虫,有法可依_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他老兄弟们的儿女结亲。

  可是就算结为姻亲,朱元璋大概也希望娘家太过强势。

  军人势力,朱元璋已经有一套制度去制约前线的军人,反而是文官系统这边,皇帝没有太好的办法、。

  唯一的可能就是,皇室在选择妃子的时候,不会去选择太好家世的子女。

  朱标额头冒汗,他和常氏是真的两情相悦,可是如果父亲棒打鸳鸯,他也只能无可奈何接受。

  可是,父皇会同意吗?

  朱标不免有些担心。

  常家姑娘是个好姑娘,可常家最近确实惹得父皇很不高兴。

  如果父皇同意常遇春当宰相,那他们之间的婚事,可能就真的要泡汤了。

  “有趣!

  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老朱神色平静,并没有对这些评价发表意见!

  刘伯温告辞离去,朱元璋回头:

  “走,跟朕去清心观……”

  朱标一愣:

  “父皇,咱们现在去清心观作甚?”

  “怎么,浙江试点的政策落实下去了,张异那小子欠朕的东西怎么说?”

  张异什么时候欠你东西?

  朱标不知道呀!

  不过既然皇帝要走,他也老实去换衣服。

  等太子消失在御书房,老朱的表情才垮下来。

  “这个臭小子,他怎么什么都知道?

  难道朕这点小心思,后世的史书上有写?”

  朱元璋自顾抱怨了一会,也去换了衣服。

  不多时,父子二人出宫,前往清心观。

  “稻谷开始接穗了……

  今年收下来的稻种,明年种下的话,就可以看出有没有改进的品种!

  再以此类推,多次杂交!

  也许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种子!”

  清心观中,由老张开张之后,道观总算对外营业。

  不过父子二人并没有在前边守着,而是将看门的任务交给家庭地位最低的张宇初。

  张异这阵子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跟踪稻田里的水稻情况。

  他自己良田里的占城稻,产量十分喜人。

  这个可以算是改变华夏农耕进程的稻种,对比目前大明主要种植的稻种,几乎有压倒性的优势。

  去年跟张异打赌的佃户们,早就痛痛快快地跟地主老爷认输了。

  不过他们输得开心,因为农作物在张异的指点下,产量确实几乎翻倍。

  翻倍呀!

  这对大多数的农民来说,这就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幸福。

  而后来那些种不上占城稻的佃户,都开始找张异留种了。

  占城稻的推广,应该是自然而然之事。

  张异估算,如果没有朝廷介入的话,占城稻正常推广,就算在江南地区,也要十年才能真正铺开。

  如果官方介入,可能会少一点时间。

  不过怎么让官方介入,那就是一个比较技术性的问题了。

  农耕,虽然是封建社会的基础。

  可是,真正重视农耕技术人却不多,他想起前世关于水稻北迁,明明是好事,却愣是因为士大夫阶层和朝廷税法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