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1章 流水线作业,粮长制度_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教训一下仿制的商人,只是朱元璋禁止了这件事。

  铅笔这种东西,是知识传承的工具,而不是谋利的商品。

  朱元璋严禁高见贤等人去收拾竞争对手,但铅笔工坊的利润开始不行,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最主要的是,工坊的工匠也在离开,熟练工变少。

  又导致了工坊的产量下去。

  张异听老朱说完,笑了:

  “叔叔,那你试试我说的流水线作业,看看能不能把利润做上去。

  铅笔的制作,就那几道工序,你可以将他们拆分开来!

  然后,把最难的工序,交给熟练工做,而新手只做简单的部分。

  每个人负责一道工序,然后到最后的组装环节,再将它们组装起来。

  你试试,会有惊喜……”

  流水线,是工业革命后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张异对这种管理方式有信心。

  可是,如果没有感受过流水线作业强大的人,听起来其实很反直觉。

  朱元璋对于张异有足够的信任,所以他点头同意。

  “至于新的纺织机,回头我会研究出出来,直接抄珍妮纺织机就行了……

  至于工人……

  叔叔还记得咱们争论过的关于女子的话题吗?”

  朱元璋闻言一愣,这聊着开工厂,怎么好好的扯到女子的问题上去了。

  “纺织业最重要的工人,就是由女子组成的,叔叔不相信女性的生产力,小道到时候也会让叔叔见一见……

  这些女性在农耕中,她们能发挥出来的力量微乎其微,可是在纺织业,她们才是中坚力量!”

  提起关于女德的问题,老朱的脸色还是有些难看。

  人的三观如果那么容易转移,那就好了。

  更何况是朱元璋这种意志坚定的人,他认定某些事,那就比别人更难转化。

  只是他终究还是一个伟大的帝王,如果合乎大局,他也不是迂腐之人。

  尽管很难接受,可老朱还是认真考虑张异的话。

  就如张异药园子里的那些稻谷一样,拿一个地方作为实验田,对于天下大局并无影响。

  可如果成了,那全国推广也不是难事。

  “希望能做成吧!”

  “嗯,就看刘伯温能不能说动皇帝了,此事若成,北方说不定也能因此受益……”

  张异想起后世看过的一段史料,心生感慨。

  提起北方,老朱的心咯噔一下。

  转头望向张异,虽然努力南北弥合,朱元璋已经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将政策往北方倾斜……

  他也知道龙气南迁之后,北方和南方在经济上是非常难以平衡的。

  可在迁都这个大趋势被他定为国策的情况下,北方能发展起来自然最好。

  张异道:

  “如今咱们大明刚开朝,陛下种棉花的命令才刚刚推广……小道可以在这里提醒叔叔一句……

  未来,河南河北一带,棉花的产量会非常高!

  只要浙江的试点能成功,叔叔在北平附近将工厂建起来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