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4章 效率,效率,还是TM的效率_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也有收录,只是你们这些读书人不用而已!

  一个个装神弄鬼,沉迷断句,自以为牛逼,其实就是扯几把蛋的事!

  其实就是不想说人话,

  明明是可以提升效率的事,却放着不用,现在还跑来问我是什么意思?”

  张异口中嘟囔,手里却将逗号,句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的用法教给刘伯温。

  刘伯温听他抱怨,觉得颇为刺耳。

  但他一想,好像也是这个道理。

  断句这种事,有时候在文人的圈子里,却当成一种技巧去炫耀。

  因为古书没有标点,不同的人去断句,其实可以衍生出许多意思。

  许多人还会因为断句不同,争吵个好几年。

  以前刘伯温对于这件事习以为常,可张异骂出来之后,他也觉得这种事似乎……

  没有太大的意义。

  “著书立作是为了什么,为了讲清楚自己的道理,可是因为断句不同,他的话可能会被曲解成好多意思。

  这真的就是作者本意吗?

  贫道文化浅薄,所以发现有标点符号之后,可是觉得太香了!

  至少我想说什么就表达清楚,不用让学生去猜,去学断句

  人生苦短,读书已经够痛苦了,为师者不想着去减轻后人的负担,却要制造他们阅读的成本!

  这不是教书育人,这分明是吃饱没事干!”

  张异吐槽起来就没完没了了,刘伯温频频皱起眉头。

  虽然他承认张异说的有道理,但这家伙说话太难听了。

  皇帝对张异的未来有期许,但从张异的话语中,他完全没有站在读书人的立场之上,而更像是一个旁观者。

  这种态度,并不让刘伯温喜欢。

  那本算学课本上的“易先生”的名号,是他和宋濂等人对张异未来的期许。

  现在的他是道士,未来如果他成为读书人,取了功名。

  就算《算学十二册》的真正作者未来被曝光,已经是儒家中人的张异也会留下一段美名。

  可如果这家伙就是个摆明车马看不上儒家的道士,那画面刘伯温都不敢想。

  所以他就算再怎么认可张异的吐槽,却忍不住反驳:

  “伱说得虽然有几分道理,但历代先贤更加注重的经学本身的传承,而不是那些盘根末节!

  你能发现标点符号的作用,虽然算是大功一件,可也不能以此来攻击其他人!”

  “又是旁枝末节?”

  张异笑了,有些不屑一顾。

  “也许就是因为儒家的风气,都是这么好大喜功,不接地气,陛下才会接受我算学入科举之事!

  别人这么想也就算了,您老可是刘伯温,也有这种想法?

  道理就是道理放在那里千百年也不会变,一个个研究能研究出什么新东西?

  您看不起的小术,在我看来恰恰是承载传承的关键,我就不抬杠说什么纸张,笔墨之类的东西了。

  儒家也好,道家也罢,本质上都是希望更好的传承下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