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5章 失衡的实力对比(求月票!)_大明话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面不知心”。

  郑之彦刚说了句:“强拆了王家园林的人,眼下就在扬州城”

  突然就有老管事非常不礼貌的冲进了厅堂,打断了郑员外的话。

  只听老管事大叫道:“我们郑家派去的一百多人,突然遭遇了数百苏州人围攻,已经全军覆没!”

  郑员外一开始还以为是可笑的谣言,扬州城怎么可能出现几百个有组织的打手?

  但是经过再三确认,扬州城真的出现了这么一支力量,而且受害者还是自家打手主力时,郑员外感觉脑子都要炸了。

  闯荡江湖这么些年,郑员外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人和事。

  在座的汪员外同样惊讶的无以复加,这两天他也耳闻过,有个苏州来的“深情林解元”在和郑家较劲。

  但汪员外只是把这事当个茶余饭后的趣闻看待,一直没有太在意。

  却没想到,这事能急剧发展到如此地步。

  不但上升到数百人级别的当街斗殴,而且还喊出了“抵制郑氏盐”口号。

  整个郑氏盐业集团当然不只有这一百多人,但这一百多人都是可以随时调用的机动力量,一旦被打残,短时间内很难再大规模调集人马了。

  更让郑员外震撼的是,对方居然同时出动了几百人的战力。

  整个郑氏集团的人数加起来,也就是几百人的规模,但这几百人是分散在各处维持集团运作的,不可能同时出动到一个地方。

  今天所派出的一百多人,已经是郑家所有专门预备的机动力量了,一般也足够用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郑家实力太弱,或者说财力不如林大官人,主要还是因为两种集团的体制差异。

  林氏社团依托于足够广阔又相对富裕的乡村实土,人口基础有十来万,人力资源成本低。

  而郑氏盐业集团是纯商业组织,人力资源投入也是纯商业模式,成本远高于林氏社团。

  举个例子,林氏社团的打手,每月月薪一两。

  加入社团的好处,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家里税赋优惠等隐形方面。

  至于两支工程队的人,则等于靠着官府工程经费来维持的,也不用林大官人自己掏腰包。

  而且这次来扬州的五百人,还有一大半是用“服役”名义征发来的,相当于官府买单。

  相比之下,同样是打手,郑氏盐业集团就需要付出二两月薪,明面成本高出一倍。

  整个郑氏盐业集团年收入在四万两左右,缴纳给官府的盐引成本一万多,人力和运输成本一两万,剩下的才是利润。

  算算账目就知道,郑氏盐业集团不可能维持几百人常备机动力量,除非完全不要利润了。

  所以要拼人数,就算郑家是在扬州主场,当下又怎么拼得过以九个都为基础的林大官人?

  除非郑家马上不计成本扩军,搬出积存库银大规模招纳社会闲散人士,或者向其他势力租借打手,短时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