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7章 走后门_大明话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倒是乐得自在,开始安排自己的事务。

  他喊了几个本地的中介牙子过来,询问道:“我要安置五百人在城中居住到月底,费用不超过五百两,你们谁给能办了。”

  虽然扬州是江左地区三大都会之一,往来外地客人极多,但听到“五百人”,几个牙子还是吓了一跳。

  如果现在不是承平年月,换成三十年前倭寇猖獗时,肯定就要怀疑这“五百人”是来夺取扬州城的。

  林大官人又安抚说:“尔等放心!都有苏州府吴县县衙的路引,乃是官派到此辅助苏州卫漕军运粮的差役!”

  听到这个“解释”,这些靠中介费为生的牙子才放下心来。

  赚钱就是要撑死胆大的,只要给出合理的名目,有什么钱不敢赚?

  寻思了一会儿后,有个年长的牙子说:“新城东北一带庙宇比较密集,例如二郎庙、真武庙、禹王庙、观音寺等等相距都不远。

  而且这些庙宇地方也比寻常宅院客店宽敞,只要能把空地都租下来,安置五百人住宿不成问题,而且聚集调动也方便。”

  然后这牙子又暗搓搓的暗示说:“这些庙宇距离西边老城的府、县、卫、兵备海防等衙门都很远。”

  林大官人非常满意的表态说:“甚好!就这么办!若两日之内能办妥,对几位必有重谢!”

  如果不是担心过于惊世骇俗,或者被引起官府的猜疑围剿,林大官人都想训练一下手下们安营扎寨的能力了。

  那样在城外找片空地就能干了,根本不需要另外花钱找住处。

  风平浪静的又过了两天,南直隶提学御史也就是读书人口中的大宗师房寰按临扬州城,对扬州士子进行考察。

  扬州城作为重镇,各种衙门花样繁多,比苏州城还多。

  但没有建设专门的“试院”,只在府学和府衙之间建有一座中察院。

  巡按御史和提学御史这种不常驻的、又带“御史”衔头官员,谁来了谁用这个中察院。

  至于巡盐御史则有专门的盐法察院,江北凤阳巡抚偶尔过来时,也有专门的抚台都察院。

  提学官房寰驾临扬州城后,立刻就住进了中察院。

  按照传统规矩,大宗师驾临某地后,考试结果出来之前,是不能与本地士子见面和交际的。

  遇到那种严厉的大宗师,谁敢去拜访,反而会被赶出来并直接不予录取。

  但规矩就是规矩,总有点漏洞可以钻,比如林泰来这样的外地人当然不归于“本地士子”之列。

  又比如可以不公开走正门,从后门偷偷进去,前提是要有足够大的情面。

  所以次日在扬州城中察院大门前,还是零零散散出现了几个碰运气的士子。

  陆君弼也在其中,但他不是来碰运气的,而是想看看新结识的苏州王朋友会不会来。

  没多久,果然看到“王朋友”人五人六的,迈着六亲不认的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