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5章 论大明宝钞的可行性_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拥有宝钞的人,可以随时兑换金银,或者铜钱。

  但是印的宝钞多了,储备的金银铜钱不足,多出来的宝钞,差不多就是废纸一张。

  企图用一张废纸,来代替真正的金银铜钱,几乎不可能。

  毕竟纸的价值不高。

  “乖孙认为,咱应该怎么做?”

  朱元璋把期待的目光,落在朱炫的身上。

  朱炫说道:“孙儿认为,大明宝钞不能随便印,也不是想印多少,就能印多少,需要根据我们储备的金银数量和价值,还有货币具体的流通情况,来印相应的钱,才能保证其价值。如果宝钞脱离了储备金银,脱离了市场流通实际,印得越多,越不值钱。”

  朱元璋微微点头道:“乖孙说的都对,但咱以前印钱,是因为大明国库的钱不足,想用这种方式来填补开支。”

  朱炫说道:“现在皇爷爷有钱了,完全可以重整宝钞提举司,重新发行宝钞,树立起朝廷的信用,再保证足够多的准备金,宝钞就能和铜钱、金银一样,用于正常消费。”

  这样听起来,似乎还不错。

  但是做起来,还要确立一个,完整的纸钞体系,过程麻烦得很。

  “按照乖孙的说法,不如直接用铜钱和金银来交易?”

  “一张纸,让人很不放心。”

  “纸还容易损毁,失去了价值。”

  朱元璋已经被大明宝钞伤透了心,做过多次调整,都没办法稳定下来。

  到了现在,宝钞虽然继续发行。

  但基本属于摆烂状态,不管有没有人使用。

  不过现在大明有钱了,宝钞的价值,又确实上涨了些,购买力提升了不少。

  历史上的大明宝钞,地位一直很尴尬,到了明中叶之后,基本没有人使用,退出历史舞台。

  朱炫说道:“大明宝钞虽然是一张纸,但用起来比较便利,只要固定好购买力和价值,还是能流通的。”

  朱元璋分析说道:“但是要推行大明宝钞,作为交易用的钱币,还需要在大明各地,成立不少我们朝廷官营的钱庄才能做到,这又是一笔不少的花销。单靠汇兑,还维持不了那么多钱庄的经营。”

  另外,要发展钱庄等,还得要有很强硬的反腐手段,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

  钱庄和钱有关,伸手一摸,满满的油水,很考验人的人性。

  古代钱庄赚钱的业务,只有汇兑。

  大概就是银行的承兑汇票,收取其中的手续费。

  真正出现贷款业务,还是在明朝后期。

  大明宝钞用的人多了,才能有手续费收,否则开那么多钱庄,就是浪费钱,还回不了本。

  看到皇爷爷考虑的那么多,朱炫想了一会,继续说道:“交易方式的便利,能促进商业的繁荣和发展,孙儿知道皇爷爷不喜欢商人,但是要一个国家富裕起来,仅靠农民种地还不够,还需要繁荣的商业活动。”

  再过一两年,大明内部不再缺粮。

  可以做到少部分人耕种,满足大部分人用粮的需求。

  那么空余出来的劳动力,能做很多事情。

  比如经商。

  比如雇佣关系的发展。

  以及其他的谋生方式。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繁荣,能推动大明向上发展,制霸全球。

  当然了,在资本出现的同时,又要加以控制,否则会变成西方资本膨胀时期,那样的可怕。

  “汇兑确实很难支持那么多官营钱庄的经营。”

  “但是我们可以实行贷款业务,以收取放贷利息,作为主要的收入手段。”

  朱炫还是想劝说皇爷爷改革。

  朱元璋听了,若有所思。

  不过现在的他,对商人的抵触,不如以前那样严重。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