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八章 七十年代的变化_一个人的抗日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能有一块安定的家园,也为了族人的生活,王宝率领着经过训练补充的苗族武装越过边境,进入了老挝南部的bo罗芬高原,或许这将是最后一次能够使苗族安定生活的流血的付出。

  北纬十七度线,现在不仅是南北越南的分界线,也成为了分隔老挝内战敌我双方的分界线。正如黄历所分析,美军撤到老挝南部后,从地理上看,泰国、越南王国、柬埔寨便成为了拱卫老挝南部安全的三大金刚。

  泰国虽然是亚共体成员国,但在某些方面却跟美国走得更近一些,这也是南洋联邦一直心怀不满的事情。越南王国是南洋联邦的铁杆盟友,其发展得到了南洋联邦的大力帮助,无论是军队建设,还是经济发展,现在的越南王国已经实力大增,可以很好地承担自己的军事职责。

  而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是个翻云覆雨、玩nong政治yin谋的老手,虽然这可能有损于王权不可侵犯的光辉象征。但他作为国王的尊严和政治威望,远非印尼的苏加诺和缅甸的吴努单靠个人魅力所比。当然,他们更无法同西哈努克的政治灵活xing所匹敌。

  总的说来,这三个国家都对越共的侵略表示担忧,美国兵逐渐撤至老挝南部,形成了一个战略缓冲区,这对柬埔寨和越南王国来说,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两个国家也可以从驻扎的美军那里得到发展经济的机会,所以,尽管他们反感美国人进入自己国家,但他们很愿意让美国人在老挝南部继续存在一段时间。

  基于这种考虑,在南洋联邦的斡旋下,越南王国和柬埔寨都对美国人在老挝的战略收缩提供了帮助,这对尼克松来说,他可以部分兑现对选民的承诺,使美国士兵在老挝的人数进行削减了。

  当历史的脚步迈进七十年代,南洋联邦与中国的外jiāo舞蹈似乎越来越合拍,贸易额再破新高,大使级会谈也成为了经常进行的沟通行为。中国外jiāo政策的转变也越来越明显,逐渐从革命狂热向功利主义进行着转变。

  这个转变主要有几个原因,在国内,文革的已经过去,世界革命的狂热也就相应地降温;在国际上,六十年代不顾一切地输出革命不但没有实现推动世界革命的战略目标,反而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空前孤立,国际影响大大地减弱,即使从推动“世界革命”本身来看也不是有效的策略。

  而与苏联关系的恶化,战争威胁已经超过了美国,也使中国领导人认识到,中国是不可能同时对抗两个超级大国以及他们各自所属的阵营的。必须将同时反对美苏和一切反动派即所谓全面出击转为重点反对苏联。

  同样,美国对北越的轰炸突然升级,也使中国人意识到了情势的不利。轰炸越猛烈,越共对苏联高级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