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六章 越共的选择_一个人的抗日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往更大了。而且正是由于美国的侵略,以及发动推翻西哈努克的政变,为红色高棉带来了崛起的意外机遇。当民族矛盾上升为柬国内主要矛盾时,柬共转而扛起抗美救国的旗帜,迅速壮大起来。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就在于他有常人无法望其项背的预见性,正如一位著名学者所言:如果历史能够倒演,8o的人会成为伟人。黄历肯定在这百分之八十的人里面,但他从不敢称是伟人,甚至连想都没想过,他只觉得是个有作弊器的投机取巧分子。

  随着“轰雷”行动的展开,越南王国的宣传口径变得异常严厉起来,以前不痛不痒的对北越侵略的指责,变成了忍无可忍的必须要用强硬手段惩罚的理由。同时,黄历发表了讲话,对北越提出了严厉的警告,“记住,我的警告只说一次,如果越南民主共和国继续进行这种无视国际法的侵略行径,我们将严格遵守亚共体成员国所签署的协议,采取一切手段进行反击,以保护亚共体成员国的领土和主权不受侵犯。”

  一九五九年越南劳动党举行了第三届党代表大会。大会的决议指出,越南将同时向两个目标迈进在北方进行社会主义”与“解放南方”。参与大会的代表选出了黎笋为总书记,政治局的第一号人物。为何是黎笋被选为总书记而不是盛誉国际间的,地位排名只后于胡志明的温和派武元甲大将呢?

  根据分析:黎笋的优势是“以当时的标准来说,曾多年坐牢被视为一张必要的文凭﹔经得起考验﹐获得人们的信心﹐可胜任最高权力的职务。”而且黎笋是“在南北中三地活动最久的,坐牢最久的人”并且“在秘密活动时期对新旧两代的同志皆有广泛联系的人。”

  可是﹐武元甲少坐牢的“劣势”并不是黎笋担任总书记的唯一因素。大会定出目标的性质可以说是黎笋当选为总书记的可能更为适合些。第一,黎笋提出的苏联的发展模式与斯大林的“实现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更加令人信服;第二,黎笋长期在越南中部﹐南部活动的经验知识与威信更适合于“解放南方”的目标﹐并对调和南北两方各个党部的合作更为顺利,才可以得心应手地彻底执行党务。

  起初,黎笋对越共与政府工作的权力控制仍极有限。黎笋的周围仍然是那些具有极大影响力,很有风度的老家,群众对他们十分敬佩,如胡志明与武元甲﹐他们对处理南方的事务持有较为慎重的态度,尽管那时政治局已通过了那个第15号决议,并且决定开辟胡志明小道,并以原南方的干部为主,进行小规模的渗透。

  有如毛zd与斯大林一样,黎笋有着绝对权力的。他逐渐改变着越共内部的权力均衡,通过孤立胡志明、武元甲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