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32章 谢氏_横刀十六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32章谢氏

  谢府上,一众子侄排在堂前,迎接谢安回府,这是谢家难得的大事,只要谢安一句话,子侄辈就能飞黄腾达。

  谢安一向亲自教育族中子弟,也乐于提拔他们,这两年在他的运筹下,谢氏在江东的地位节节攀升,已不在王氏之下,逐渐成为江左高门。

  不过谢安自己的两个儿子谢瑶、谢琰反而平平庸庸。

  “尔等喜诗经何句?”谢安一回来就考教侄子们的文采。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谢朗第一个道。

  这明显是借诗经奉承,谢安笑而不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最年长的谢寄奴吟咏道。

  谢家以风流自诩,谢安常年就与歌伎舞姬为伴,日则陪乐,夜则陪寝,恣意山河之间,竟为时人津津乐道……

  不过谢安还是不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人声音高昂。

  这一句出自《小雅·采薇》,记录周朝将士出征猃狁时的艰辛,以及对家乡的思念,暗讽梁国为夷狄,江东为正溯,颇合眼下时势。

  与“既见君子”和“关关雎鸠”判若云泥。

  谢安停下脚步,一抬头,发现是侄儿谢玄,生的面如冠月,目如朗星,英气勃发,而又不失儒雅。

  成为江东后起的名士,江东士庶皆称其为“谢郎”。

  一见到这个侄儿,谢安眉开眼笑,颇为自得,“谢家儿郎无需高官厚禄,却偏偏有如此才干。”

  这话一出口,堂前诸人皆不知如何应答,只是陪笑。

  谢玄拱手道:“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芝兰玉树,本该生于庭阶之前,而不该埋没于荒野之间,

  “玄弟文采风流,足可为江东第一人!”谢寄奴赞叹道。

  谢安也一脸喜色,轻笑了一声,挥袖,子侄们拱手退下,只有谢玄、谢朗、谢寄奴三人留下。

  三人皆门荫入仕,年纪轻轻,不是将军,便是太守,是谢家的核心。

  自家府中,也就没那么多顾忌,屏退侍女仆役后,畅所欲言。

  谢安往红泥小炉中添了一块兽炭,又往茶皿里添了些茶粉,洒了一小撮细盐和姜碎,摇动小扇,炭火立即旺了起来,皿中热气升腾。

  谢朗等谢安忙的差不多了,才拱手道:“大司马此次收复汉中,声势大涨,只怕朝中更为艰难。”

  谢寄奴性格急躁一些,“桓温大权独揽,兄弟几人分掌江东诸军,长此以往,只怕江东姓桓……”

  桓温收复汉中,威望大增,单从疆域上看,晋室不在梁国之下,人口虽然不如,但也差距并不太大。

  庚戌土断检索出大量人口。

  而且晋室这些年除了樊城之战,一直没有什么大战,也没有什么天灾人祸,国内安定,在庚戌土断推行下,府库逐渐充盈起来。

  倒向桓温的势力越来越多。

  已经有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