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5章 名士_横刀十六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5章名士

  王猛无话可说,一同向前走去,忽听前方路口传来阵阵喝彩声。

  喝彩声之后,传来各种器乐之声。

  李跃只听出琵琶声、鼓点声,但鲜明的节奏极为欢快,心中好奇,便引着众人上前观看。

  却见几个穿着圆领袍的男女正载歌载舞,旁边有人拿着箜篌、胡笳、筚篥、筝、角等乐器。

  君子六艺,乐排在第二。

  汉魏以来名士多擅长此道,汉末“曲有误周郎顾”的周瑜,作胡笳十八拍的才女蔡文姬,竹林七贤的嵇康、阮咸等,还有孤城胡笳退数万匈奴大军的刘琨……

  邺城沦落胡尘四五十年,融合了不少胡人风格。

  尤其是舞蹈,奔放热烈。

  李跃看的津津有味,却不料身边二十步外有人愤愤不平道:“胡人雕虫小技而已,惜乎北国尽染胡风,竟不知我华夏雅乐。”

  声音很大,恰好卡在了节律处,打乱了节奏,让乐声没了先前的欢快之意,舞跳不下,乐声也演奏不下去。

  众人目光一同循声望来,却见一青年负手而立,头戴远游冠,上襦下裳加蔽膝,衣袖宽大,腰系一条玄色革带,革带上挂着一柄长剑和一把青碧长笛。

  年纪虽轻,但全身上下流淌出超然物外之气,说不出的潇洒飘逸。

  敢说出这番话,肯定是擅乐理之人。

  “你这后生既然口出狂言,不妨上前比试比试!”持胡笳的中年汉子挥手道。

  青年等的就是这一刻,昂首上前,向围观人群抱拳,“献丑了。”

  说罢,取出腰间长笛,开始吹奏起来。

  李跃心中一动,说话这人明显不是关东的立场,不然也不会口口声声“北国”。

  邺城举办各种盛会的消息传遍天下,吸引不少人前来。

  这青年一看就是江东人士。

  梁国上下务实而不务虚,所谓的“名士”也就那么几个,反而是道人和尚居多。

  长笛声悠悠响起,虽然只有一件乐器,曲调却清新活泼,旋律跌宕起伏,时而急凑如风吹雨打,时而婉转如黄鹂脆啼,时而温柔如石上清泉……

  一静一动、一柔一刚。

  一段音律来回吹奏三次,但三次各有不同,引人入胜。

  就连李跃这个外行都听出不凡来,王猛更是“咦”了一声,压低嗓门道:“其声空灵,其人非常!”

  一曲终了,鸦雀无声。

  仿佛还没从悠扬的笛声中苏醒过来。

  “敢问此是何曲?”之前演奏之人大为叹服,纷纷拱手,甘拜下风。

  青年脸上也收起倨傲神色,“此为在下所创梅花三弄,难登大雅之堂,让诸位见笑了。”

  “梅花三弄?”李跃一怔。

  “敢问阁下高姓大名?”

  “不敢不敢,在下桓野王,有俗务在身,多有冒昧,就此告辞。”青年将长笛插回腰间,拱手一礼,挤进人群之中,就此消失了身影。

  几个校事挤了过来,以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