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2章 纺织业_香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年赚几百两银子,之前想都不敢想。”又问,“香香有什么建议?”

  丁香和丁壮、丁钊已经商量好,既然秦家想跟丁山结亲家,朱家也乐见其成,他们就要尽快把丁山家扶持起来。

  他们之前也一直想扶持丁山把生意做大,只不过没有现在这么着急。

  丁壮提出直接给他六、七千两银子,让他开个大些的铺子。

  丁钊和丁香都不同意,如此就把自家的家底暴露了。而且,亲戚之间这样大手笔给钱,今后的关系反倒不好相处。

  丁香提议让他做那件事。

  是她几年前想好的一桩生意。

  之前是为九鹿织绣坊想的。那时候没想到自家几年间就成了暴发户,只想先小规模做,再慢慢发展壮大。

  当时也是想带着丁山家和张家一起做,只不过各自为阵。

  丁香一直记张姥爷的情。自家靠飞飞得到那么多好东东,两次都在张姥爷家。张姥爷和张大保老实,但做脚商的张小保已经成长起来。

  张小保又出去了,等他回来再跟他说这事。

  丁香想做的生意是纺织业。

  不是织布,而是纺线。

  把适合的线纺出来,先勾毛衣,后织毛衣。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弄出机织毛衣就更好了。

  现在自家有钱,就先让他们两家做棉纺,以后自家做毛纺。

  棉纺好做,大黎境内种植棉花的地方多。但棉线形容变形,也没有那么缓和。

  大黎境内养羊的不多,只能做少部分羊毛精品。再就是从西域、北元等国进口,织出来的羊毛品也要贵得多,普通百姓是买不起的。

  丁香起身拿出一副蓝色棉线手套,比较简单的样式,一根拇指四根连那种。

  还是把丁山惊一跳。

  手套!

  他拿过来戴上,又熨帖又暖和。

  他笑道,“这是怎么弄出来的?”

  丁香道,“是用粗棉线织出来的,织法是我和我娘、杨婶想出来的。”

  也的确是丁香和张氏、杨虎家的“共同”想出来的。

  丁香画了勾针样式让丁壮做了两根铜勾针,说她在书里看到的。

  拿回家摆弄摆弄,就“摆弄”出了一根长條子。

  张氏和杨虎家的新奇得不得了。在丁香的循循善诱下,长條子变成了一个小方块,小方块又变成一个小筒子。

  然后让张渔纺了一团粗一些的绵线。

  三人再次展开热烈讨论及实践,织出了一顶小帽子,接着又织出一只手套。

  丁香欣喜道,“呀,娘真聪明,杨婶子真能干,再研究研究,肯定能织出衣裳裤子袜子,穿在里面又熨帖又保暖。”

  她们几人还在探索如何织衣裳裤子,丁钊几人就要去京城了。

  丁香跟丁山说了这种棉线及纺织品的前景。

  让丁山先弄一个棉线作坊,再买几个女人勾成品,帽子、手套、衣裤、装饰品都能勾。然后开一个织绣坊或布庄,兼卖这种新型纺织品。

  最开始的纺织品必须保密,高价售卖。但这是简单的密集型劳动产业,做不到一直保密。等到勾法传出去,买成品的人少了,但买这种棉线的人会更多,照样挣钱……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