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5章 大秦开元_隋唐大猛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式,现在主要的课税方式是按田地、财产多少来征收的。

  同时,两税法是官民一体纳课税,为官者也一样要纳课税的,只是免于服役而已。这样一来,罗成才不管你家有多少个奴隶,你有钱多用点奴隶是你的事,但你钱财多,你就得交税。

  他甚至已经在酝酿着,如征车船税一样,对拥有奴隶也征税。

  至于说几百万高句丽人如果为编户,不仅是课税问题,对朝廷还有其它好处什么的,罗成认为这都比不上未来的隐患。

  汉魏时将大量的胡人内迁,结果就变成了后来的五胡乱华。

  所以说,对于高句丽这种立国七百余年,本身人口基数多达几百万,以及能达到中原汉人一成以上人口的,那就得极小心的对待。

  否则,说不定哪天辽东又变天了。

  干脆一劳永逸。

  “狠人我一个人来做,骂名我一人来担,但不使子孙将来忧也。”

  况且,夺的也不仅仅是几百万人口,还有那无数的土地、钱财呢,若这些都留给高句丽人,那从中原迁移百姓过来,又哪有那么多土地。

  就算把这些高句丽人迁往中原,中原又哪来这么多土地安置他们。

  有时,就是如此残酷。

  大隋以均田和府兵制立国,开国之初多兴盛,可才三十年就乱起来,其实也是人口暴增之后,土地不足,均田制推行不下去,租庸调制这个以均田制为根本的税制自然也就出了问题。

  百姓分不到田,税还那么重,这日子自然难过,遇到杨广这么个爱折腾的,一有机会,自然就天下大乱了。

  所以罗成现在虽然依然还在推行均田制,可税制却已经改成两税制,并且不再是无工商之税了。

  要安抚中原的百姓,要让他们安居乐业,首先得给他们田地,让他们活的下去。

  而要让所有人都每丁百亩地,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就好比此前忠武军在辽东,也是只让忠武军成为地主,至于其它的汉人流民是佃农,而高句丽人是农奴,只有这样的金字塔结构,才可能撑的起来。

  否则,人人都是地主自耕农,哪来的这么多土地可授?还得有职分田、爵位田、公廨田、学田、牧场这些?

  要知道当初隋人口最多时,官方户籍已经八百九十万户,人口近五千万,这还仅是户籍上的在籍人口,没算奴隶道士和尚妓女那些。要是按这个人口数量,每丁都均到足额的田,那隋朝得有几十亿亩地。

  可就算到了后世之时,全国耕地也才不过十几亿亩而已。

  而唐代耕地也才八亿多亩,宋代更只有五亿多亩,虽然唐宋亩不同,但唐和宋的亩都是少于后世的亩的,这意味着古代的耕地其实更少。

  而这也就说明,根本不可能人人都实授足额均田。

  以前罗成一家,五丁二中男,一家也才几十亩地而已,交纳正租调后,也就勉强过日子,遇上灾荒或者上面摊派,那日子就得拉饥荒。

  “吐谷浑可以说是一个教训,叛服无常,最后朝廷灭了吐谷浑置郡县,可结果,根子还是没变,那里依然是以吐谷浑、羌氐等族为主,所以依然是个控制不了的混乱之地,现在主上把高句丽直接灭了,彻底灭亡其国,也是好事。”

  这时,一名骑兵赶来。

  他带来了皇帝的诏令。

  “大秦皇帝令!”

  皇帝诏封罗士信为赵王,授安东道节度使、东京留守兼左神策军使。

  诏封李靖为卫国公,授兵部尚书,召回北京入朝辅政。

  诏封宋老生为宋国公,授节度副使封右神策军使兼乐浪太守。

  诏封徐世绩为英国公,授节度参谋兼左神策军副使兼辽西太守。

  李靖率一众将校接过旨意,皇帝旨意除授这四位官爵外,又对安东的两军将士皆给钱帛赏赐,还特别降旨,左右神策军将士,每人皆特授高句丽青壮奴两个。

  所有军官,皆加散官一阶,所有士兵,俱授勋一转。

  “殿下已经登基了吗?”徐世绩问。

  “嗯,九月初一,陛下改范阳府为北京,改临朔宫为紫禁宫,正式在北京紫禁宫接受隋后主杨暕禅让,定国号大秦,改元开元,以今年为开元元年。”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