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6章 上中下三策_隋唐大猛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黎阳仓镇兵随你北上平原郡,到时打两个胜仗,顺利收回平原郡城,然后我让杜彦冰和王闰他们顺势投降归顺,你趁机收编他们这支精锐,到时你可以把汲郡和仓城的部份兵马留驻平原郡帮助防守,然后带杜彦冰他们的人马回来。”

  这是一招换兵的策略。

  借平贼之名,把汲郡的兵马带到平原去,然后到时假做收编叛军,把叛军带回汲郡,却把汲郡的兵马留下大部份在平原。

  这样一来,就能悄无声息的拥有一支可靠的精锐以帮起事了。

  “杜彦冰和王闰现在麾下有三千轻骑五千步卒,都是以军阵之法挑选训练,不是那些乌合贼匪,有此八千人,楚公到时在黎阳仓就能一呼百应。”

  “哈哈哈,还是法主你计划了得。”

  借平原叛乱,把一支早就预备好的精兵带回黎阳,然后等到五月时一举起事,据夺黎阳仓。

  “楚公,起事之后,我认为还是应当先回关中大兴,如今杨广东征高句丽,关中空虚。若在黎阳起事之后,迅速西进,一路上不攻城夺地,只是西进,则我们就可以最快赶回关内。到时以楚公在关中的威望,定然应者云集,那时封锁潼关,据百二秦川而守,待先安稳了关内,然后可出关争夺天下也,此亦当年汉之刘邦,以及北周之宇文泰所以夺天下之路也。”

  在李密看来,这是起事之后最好的策略,先千里突袭关中,夺下西京大兴,占据关中再说,关中的地形那是四塞之险,进可攻退可守。

  实在不行,还能够引突厥为后援。

  只不过杨玄感却觉得这并不是上策。

  “法主,你之前的建议我也考虑过许久。我们现在河北,在黎阳起事,如果回关中大兴,太遥远了。不说洛阳坚城挡在前面,就是潼关也未必好过。而一旦我们没有根据之地,则不免沦为流寇,到时各路官军围剿,我们就将危矣。”

  杨玄感有过他的考虑。

  “若起兵,我以为最好先打洛阳,洛阳离黎阳最近,且洛阳经过多年的修建,是为天下中心。若能攻夺洛阳,一来能够控制留守的朝廷,争得更多贵族官员们的支持,二来可以控制杨广东征百官将士们的家眷。再一个,洛阳附近粮仓众多,夺洛阳可不用担心粮草问题。”

  大兴,洛阳。

  西京,东都。

  李密认为应当先去夺关中大兴,认为西京在关中,关中有四塞之险,只要先拿下关中,那么把武关、潼关一封锁,就有从容发展的机会,进可攻退可守。

  可杨玄感认为西京太远,从黎阳起事跑到大兴去,这一路上数百里之遥,还有虎牢、洛阳、潼关这样一道又一道的险关,未必能够过的去。万一到时被卡在半路上,又没有什么根据之地,那就危险了。

  相比之下,他觉得就近去打洛阳更好。

  “楚公,夺洛阳乃是下下之策也,若楚公不想先进关中,那么还有一个中策,可在黎阳起兵之后,迅速挥兵北上,先攻下涿郡,然后打下临渝关,把杨关给堵在关外,让他不得回关,到时再断他粮草,则杨广就算在关外拥兵数十万,亦只能困饿而死。”

  “此事容我再想想。”杨玄感却依然没有为李密说服。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