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44章 债台高筑筹粮饷_隋唐大猛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崔君肃问。

  “这也简单,大秦朝廷和朕的信用,此外,若到期朝廷不能偿还本息,则朝廷以盐引、茶引、酒引等抵充,绝不让他们吃亏,更不会有损朝廷信用。”

  盐引茶引酒引这些东西,可是好东西,因为这几样物品都是实行专卖,得先有引,才能取货售卖。引是交税凭据,可货物是有限的,因此引也是有限的,谁手里有引,谁才能拿到盐茶酒等好货赚钱。

  “那朝廷为何不直接卖引筹款?”

  “今年的引已经被你们提前卖光了,所以今年这些税也提前征过了,如今没有货,你岂不是卖空引?还是说你打算一货卖二引?”

  历史上明清之时,都有这种超发盐引的情况,而且非常严重,实际就是寅吃卯粮,最后导致大量盐引在手,却始终取不到盐的情况,导致了私盐更加泛滥,盐政全面败坏的情况。

  如今盐茶酒等的专卖税,是朝廷收入的大头,罗成不敢轻易开这个坏口子,一旦开了头,以后只怕就完全收不住了。想明清之时的盐引超发一开始也是财政不足,于是超发一点,慢慢的一年又一年,这超发的盐引就越聚越多,最后酿成大麻烦。

  但如果是以盐引来做信用保证又不同,毕竟五千万债券是分成了四种期限的,最久的为五年,不是马上就兑现的那种。

  而朝廷现在光盐税一年就有三四千万贯,这意味着以各种引做保证,五年之内,完全有能力消化掉这五千万贯的债券。

  当然,若是朝廷以后财政好了,每年能够兑付到期的债券,就根本不需要用盐引代付。

  “崔相,你是不是也带个头,先认购点?”罗成笑问崔君肃。

  崔君肃是清河崔氏里的支房,但也毕竟是名门大阀之家,跟随罗成这几年,更是水涨船高,女儿还在宫中为妃,历经几次大风大浪都没受到牵连,他手里还是很有钱的。

  崔君肃想了想,“臣愿意认购十万贯。”

  “哦,几年期的?五年的吗?”皇帝问。

  崔君肃还是有些不太放心的,生怕这钱出去了就回不来,可想想皇帝好像也不是那种抢臣子钱的人,而皇帝刚才给出的方案确实也是不错的。于是咬了咬牙,“五年期。”

  “好,记下,平章事、民部尚书崔相国,认购五年期债券十万贯,年息五分,五年期满回购,本息共计十二万五千贯。”

  虽然没有计复利,可五年两万五千贯的利息,还是惊人的。虽然说五分息不是现下民间借贷里最高的,可关键在于这笔款项巨大,这才是最惊人的。

  崔君肃晃了晃,马上开口,“陛下,臣····臣再加购十万贯。”

  “哈哈哈,好,再加十万贯,崔相国认购二十万贯,五年到期,本息共偿还二十五万贯!”

  崔君肃听着五万贯的利息,脸都热乎起来。五万贯啊,这么大笔钱可不好赚,而现在却能轻松的钱生钱,还没风险。

  皇帝笑看着殿中其它众臣们,“诸位,机会难得,不可错过啊,债券可不是年年都会有的,这么好的事情错过就没了,你们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门下侍郎魏征笑道,“臣可没有崔相这么身家丰厚,就认购个三千贯吧!”

  “魏征你别哭穷,你历年得的赏赐可不少,更何况,你们魏氏家酿现在可是大秦名酒之一,你家酒坊一年就不止三千贯的进项了。”

  “那就,那就认购一万贯吧。”魏征道。

  有了崔君肃和魏征两个宰相开头,于是其它宰相大学士们也就不客气了,这个万八千贯,那个三五万贯的,等众人认购完后。

  皇帝惊讶的发现,他的一众宰辅和三省六部的大臣们,居然已经认购下近千万贯了,再加上他的那一千万,五千万债券还没印呢,结果就认购了两千万贯,真是不错的开头。

  不过崔君肃马上想到,五千万贯的债券,最低的一年期也有三分息,最高的五年期为五分息,这么算下来,这笔债券国库起码得付三四百万贯的利息,不由的又心疼起来。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