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七章 大明日报_大明:摊牌了,你爷爷我是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官,但有两代人连着做官,他们这一代又有人考取了举人功名,这已算是书香门第了。

  更不必说,他们祖上还有人祖先做过三品大员。

  他们这一支,有记载的,考上过进士的,就超过五人,考上过举人的,超过了十人!

  这还只是这一支,而非一族的有功名者的数量!

  到了他们这一代,累积下来的财富,虽算不上大富,但在地方绝对算是乡绅的水平。

  二弟前几年与同窗游过学,家里的书籍也并不都是四书五经,各类杂书也不少,甚至还有传记类的书籍。

  看过这么多书,还游学过的二弟,怎么会因为一个小小的抽奖,就兴奋了起来?

  他家二弟,该不会是被人给夺舍了吧?

  不等大哥再问,当弟弟的就已是哈哈一笑,道:“大哥,当然不止是因为抽奖!你还没问我,为何抽奖一事,应天府的人,几乎人人皆知呢!”

  这有什么好问的?

  既是有朝廷的支持,那就贴几张告示,这不就人人皆知了?

  “非也,非也!”当二弟的直摇头,“抽奖一事,可不是通过告示让大家知道的,而是通过另一物。”

  另一物?

  见二弟脸上再次露出了兴奋之色,虽然还没说这一物是什么,当大哥的已是明白了。

  原来二弟不是因为抽奖一事在兴奋,兴奋的另有其事?

  “这一物,莫非就是你所在意的?”当大哥的问,“是何物?”

  “报、纸。”当二弟的,一字一顿地说道。

  报纸?

  “对,报纸。”二弟解释了一下什么是报纸。

  当大哥的迟疑道:“这不就是邸报?”

  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最早创办于两千年前的西汉初期。

  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在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

  各郡在长安设有驻京办事处,这个住处,就被叫做“邸”。

  派来的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在皇帝和各郡管理者之间,进行联络工作。

  他们要定期将皇帝的谕旨、诏书、官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正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是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驿道,送到各郡长官的手里。

  这就是邸报产生的背景。

  目前,明朝就沿用了邸报。

  当二弟的当然也知道邸报啊,他们家有人做过官,当然知道有这个官方报纸。

  面对着大哥看傻子一样的目光,当二弟的无奈解释道:“大哥,我说的报纸,并非是官方报纸,而是要稍微不那么官方的报纸!”

  这个说法,据说还是来源于太孙。

  是不是真的,他也不知道。

  但大家已是私底下,将邸报,称为官方报纸。

  而他正在说的这个报纸,称为“报纸”。

  “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吗?”当大哥的问道。

  二弟就解释道:“当然有区别了,《大明日报》,目前是三日或是七日出一份,报纸分为好几个板块,不仅有政治板块,经济板块,还有娱乐板块!”

  “像是这次的抽奖,就是娱乐板块的头条新闻!”

  “娱乐板块上,还有投稿选出来的话本故事、诗词歌赋!”

  “经济板块,也会刊登一些投稿,还有广告区,只要符合要求,交了银子,商人就可以在广告区上打广告!”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