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8章 毕竟这是我的大秦!_大秦海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这么多白发。”腾笑了起来。

  不过眼下时过境迁,目睹之处,皆是故人,同病相怜之下,因此也对喜多了几分亲近。

  “韶华蹉跎……至今一事无成,徒生白发,惭愧……”喜苦笑了一下。

  他是得到了腾的信才赶到咸阳接受招贤令的考核的,但是腾并不止给喜一个人写了信,一些他觉得尚可的人才他都专门写过信,大部分都通过了考核重新上岗成为吏员,鲜少数能力更加出众的被安排成了小官,但唯有喜一个人,通过考核以后没作任何安排,而是被留在府邸之上,等待着赵泗的到来。

  新吏的拥趸曾经大多数都是年轻人……

  毕竟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新吏本就是一批适应能力比较强,思考能力比较强的人面对社会变革之下产生的活跃思想。

  就如同少壮派和老成派之争一样,新吏大多年轻,旧吏大多年老守旧且僵化。

  然而时过境迁,因为李斯的重点打击,新吏的思想被视为禁令,李斯亲自负责主导秦吏内部的思想之下,时光飞逝之下,旧吏却普遍的存在秦吏当中,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曾经的新吏反倒是老了。

  本质上,秦朝其实有很多东西都是逆时代潮流的……

  当然,大一统绝对是顺应时代潮流。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何至于此?

  旧人相见,本是幸事,莫提这些,孤于府内设宴,入内详谈……”

  赵泗摆了摆手打断了二人的伤春悲秋,号令府内隶臣准备酒宴,并且亲自带着二人前往正屋等候。

  待过片刻,酒水瓜果以及简单的点心酪浆奉上。

  赵泗腾以及喜已经针对于当今天下展开了讨论。

  赵泗感慨自己颁布招贤令却并没有得到太多可以独当一面的大才,喜紧跟着发出了反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民看来,一郡必有宰相之才,但在此之前,却必须有一定的经验,倘若什么事情都不清楚,就算有这样的才能,倘若一上来就身居高位,福祸都未必可知。

  况且虽不能为官,却可以为吏。

  秦有律令,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以吏为官,方知下民之事,如此才能更加周祥,大秦不缺官,缺的是吏。”喜认真的开口说道。

  “哦?”赵泗眼前一亮。

  这一点喜倒是和赵泗想到一块了,赵泗也认为大秦缺的不是官。

  毕竟眼下大秦,占据的是七国之地。

  曾经的七国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朝堂班子,七国朝廷官员的总数加起来肯定比现在大秦的官员总数多的多,说来说去,在官这个方面,大秦其实是精简过了的。

  没道理战国时期各国都不缺官员,到了大秦反倒是缺官员可用,

  主要还是吏……

  秦国的吏治涉及方方面面,所谓秦律之繁杂那靠的不是一纸政令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