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3章 为科研砸钱!_大秦海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匠作局初设,我今日前来,有几件事情,一并说了,日后匠作局能否脱离航贸军府犹如五谷园一般独立自主,乃至于成长为航贸军府一般的参天大树,全在于诸君,归根到底,还是要拿出来于大秦有用之物,为官升迁在于政绩,匠作局凭的则是利国利民之器。”

  赵泗扫视了一下,在场的墨家弟子有好些个熟人,都是之前捯饬造纸术之类的东西用过的人手,因此也不再继续强调。

  刘辟懂事的应声开口:“请上卿示下。”

  “第一件事,就是教材汇总和编撰。”赵泗看向在场众人。

  知识,知识,还是他妈的知识。

  一本有着完整知识体系的教材绝对是重中之重。

  “我要求的是,之前我写出来的算书,几何,乃至于墨家本家对于知识的研究,不能私藏,编撰其中,要深入浅出,要汇总成册,日后所有的创作发明,其理论,过程,必须要记录,不管是失败成功都必须整理出来材料,笔墨纸砚这种东西不用担心,在匠作局都是无限量供应的。”

  刘辟点了点头,尔后似是想到了什么一样开口说道:“那一些难以论证的……”

  赵泗算是把肚子里的那点存货都掏出来了,可是现代知识哪怕再简单的一个理论背后都有无数知识的累计。

  赵泗只能把知识当成工具,因此他转述出来自然也无法深入浅出,他甚至做不到根据自己所学整理出一本深入浅出的教材。

  毕竟很多东西都需要求证,科研工作者也必须要去求证赵泗一拍脑子拿出来的东西,而不是仅仅依赖于赵泗拿出来的理论。

  所以问题还是有的,赵泗弄出来的知识太多太杂,有很多还是无法求证无法证伪也无法证对的知识,孤例难证,以现有的知识体系又根本无法涉及,中间跨了几个纬度。

  不仅如此,包括墨家自家学派里也有很多孤例难证的知识。

  类似于偶然发现了一个规律,但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现有的知识体系又无法破解,而且时灵时不灵,没有过多的求证的知识……

  刘辟问的就是这些知识该怎么对待。

  “单独列出来,标注存疑,花时间去求证,匠作局人手太少了,十几个人远远不够,在夏天到来之前,我希望匠作局能够从事科研的人能有百人往上。”赵泗开口说道。

  刘辟闻声点了点头。

  赵泗没说具体从哪里招人,但是除了墨家可不是没有其他技术人才了。

  刘辟招不够那就换人,公输家,阴阳家,乃至于儒家,其实也不缺少热衷于科研而无心权利的人才。

  匠作局从来都不是墨家的一言堂。

  “接下来,我会通过航贸军府,给匠作局拨发五十万两白银的科研经费。

  其中,二十万是常规科研经费,你们以后有什么研究项目,经我审批通过以后就可以调取一部分科研经费从事研究。

  另外三十万则是定项科研经费。

  其中十五万用作钢铁冶炼。

  十五万用作火药火器钻研。

  常规科研经费调用,由我一人审批,只奖不惩,出什么问题,我来承担。

  定项科研经费,接下来以后,则奖惩并用。”

  赵泗看向刘辟开口道:“铁器替代青铜器。

  火药和火器待会我会给予一定提示。

  常规科研经费,不管多少钱,只要我审批了,可以扔进去打个水漂,但是定项科研经费,就算丢水里,也要听个响。

  我会详细说一下钢铁冶炼和火药火器研发的具体要求,接不接,由你们。”赵泗认真的看向刘辟。

  记不清楚具体步骤和理论?只知道一些步骤?

  无所谓,剩下残缺的地方,用钱砸出来就够了。

  (感冒了……)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