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章 王家需要朋友_大秦海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贲早就在群臣之中被孤立开来。

  王离屁颠屁颠的打好热水,过来为王翦脱去鞋子袜子,将王翦的脚放在水盆之中。

  王翦看着面前一幕忽而感伤。

  许多年前,蹲在这给自己洗脚的王离还是个小毛孩子,如今却已经成了能够持家的大小伙。

  “王家,以后还得靠你啊……”王翦声音意味而又悠长。

  “啊?”

  “不是还有我爹嘛……”

  夜色之中,爷孙的声音若隐若现……

  翌日……

  关内

  下邺乡,彻林里。

  此地和邺下只不过颠倒了一个顺序,不过距离却相差甚远。

  下邺是关内一乡,此地临华山之天险,原来此地是一处军所,后来因为天下一统,军所位置转移至往东一百多里之外,此地新迁民户,又成一乡。

  这也跟始皇帝平定天下以后无地可封有一定的关系。

  秦朝的军功爵赏罚严明,有功赏,有过罚。

  平定天下的过程中,秦人受功者比比皆是。

  而往前至商鞅变法时期,秦国就开始实行军功爵制度,直至平定天下,有功之士不知凡几,故而秦国本土之地,封到最后几乎已经封无可封。

  始皇帝虽然享受了先人遗泽,同时也得到了前人留下的沉重的包袱。

  始皇帝在分田的时候只能想法设法化解矛盾。

  关中没有好地了,但是还有一些荒地,还有山地,洼地,凑合凑合也能封赏。

  关外新征服的六国之地大把,也可以封赏。

  下邺乡就是这种情况,此地军所废弃之后,连这般山地也拿出来封赏士卒。

  没办法,关内剩的地是真的不多,只能挤,愿意去关外的老秦人始皇帝还是很大方的。去的地方越偏远,给的田地奴仆钱财越多。

  而且当地良田也是优先分给老秦人,连带着无爵无功的老秦人也被始皇帝强行迁移出去一大批。

  总之是想尽一切办法把老秦人撒出去。

  下邺乡彻林里这一批,便是伐楚老卒。

  先后经历了两次伐楚战役。

  一次是李信伐楚,一次是王翦伐楚。

  他们只是伐楚士卒微不足道的几个。

  后来因功于下邺乡受田。

  可以说整个彻林里都是有功之士。

  小的有公士,大的有不更……

  整个彻林里一共三十七户,一百二十多人。

  人口不是很多,盖因为此地不好耕种,虽然授田不少,但是能够长粮食的地方不多,压根养活不了太多人。

  此地一些便于耕耘的地方皆被开垦为田地,种不了粮食也稀疏的种的有蔬菜大豆。

  年轻人在田间耕地,上了年纪的老卒有的坐在门槛上,有的带着刚刚出生的幼童,偶见稚童在地头玩耍,虽然人口不多,却颇像一处世外桃源。

  眼下,一道嘹亮的声音于村口响了起来,打破了这份宁静。

  却见一个骑马的英气青年,在村口大声呼喊。

  “大父!我方才听县尉说,徐福出海的船队回来了!”

  一个抱着一捆大豆的老卒忽然身子一顿,大豆杆子洒落一地。

  少年翻身下马捡起来爷爷掉在地上的豆杆开口说道。

  “我听县尉说,月前,船队于琅琊归来,有的陛下已经发落原籍,有的被带至蓝田大营!”

  “大兄会不会就在其中!”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