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章 赵泗的提议,迁六国旧贵入关中!_大秦海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枝?”始皇帝放下竹简看向赵泗笑着问道。

  赵泗能够看出来问题,很不错,这是洞察能力的体现。

  如果按照赵泗的比喻,大秦目前的种种措施,都是为了解决枝繁而干弱,中央影响力不足,不足以掌控深入地方。

  “车同轨书同文这些暂且不提,眼下大秦已经在修剪枝叶。”赵泗开口。

  “臣别有他法……”赵泗认真开口。

  他很早之前就想过这个问题,也想过解决办法。

  然后,在那个常常被拿出来和始皇帝相提并论的男人身上找到了答案。

  “迁六国旧贵入关!”

  值得一提的是,实际上汉武帝和始皇帝面对的情况有异曲同工之妙。

  汉武帝曾经颁布过著名的《迁茂陵令》。

  凡是财富在300万钱以上的巨富豪门,一律迁徙到京城附近的茂陵。

  推恩令,迁茂陵令,酬金夺爵,告緍,本质上都是为了中央集权统治。

  汉承秦制,秦开大一统先河,但诸夏的大一统汉朝同样功不可没。

  秦朝奠定基础,汉朝根据秦朝的基础继续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统治,才是诸夏得以大一统的根本原因,秦汉,应该一并而看待。

  二者不管是制度还是种种政令的基本行为逻辑,其实都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同理,始皇帝推行的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统一货币度量衡,收天下之兵,以及颁布的新黔首挟兵令,清理六国王室直系血裔,本质上也是为了防止复辟,地方势力做大。

  只是秦国的打击对象针对的是六国王室。

  毕竟秦始皇覆灭天下的主要对手就是六国王室,而考虑到秦国的背景,秦国大量的能臣多来自于他国,商鞅也好,吕不韦也罢,蒙家,乃至于李信等等……

  更不用说这个时代文化人实在不够,秦国需要依靠贵族治理地方,打破六国王室旧有的统治模型。

  而汉朝,六国王室已经被秦国彻底打碎。

  故而,汉朝面对的问题就是地方贵族王侯公爵势力的做大。

  说白了,大秦还是没有经验,对于六国贵族的打击并不够。

  项家能够老老实实的活着,影响地方势力就是侧面明证。

  现在大秦的问题也早就不是打击六国王室那些失败者,或者防止民生怨恨聚集为盗。

  “就像臣所说的,谁在服役,谁在纳税,谁在戍边,谁又在歪曲秦法,扰乱地方,谋取私利?”赵泗笑了一下。

  “强干弱枝,弱的不该是黔首,黔首哪里算得上枝呢?黔首甚至连叶子都算不上……他们是雨,是水,是泥!”

  “发动律令,迁六国旧贵入关,夺其爵,取其财,戮其人,自然就干强枝弱,天下安定。”赵泗开口说道。

  始皇帝身形坐定……

  赵泗的出发点和其余人就不同了。

  其实说白还是时代不一样,大秦恰好处于旧时代的落幕和新时代的开扩之时。

  就像对于大秦,你可以和战国春秋混为一谈。

  也可以秦汉相提并论。

  这是一个过渡时期,旧的尚未褪去,新的问题又一窝蜂的涌来。

  “人人皆言,战国列国伐交频频,乃大争之世,不然,臣以为,如今才是大争之世。”

  “如今大秦,初统天下,看似是新朝,实则是老迈之国。”

  “眼下之争,在于新旧之争!”

  “以前历代秦君的志向是一统天下,而陛下的志向则是千世万世,以一系之。”

  “变则强!不变则亡!”

  “陛下,大秦的根基从来不是老公族,而是老秦人。大秦的敌人也从来不是六国,而是六国旧贵。

  秦灭六国,非侥幸也!

  六国也并非亡于此时,而亡于百年之前!

  大秦之患,也从不是六国王室复辟。而在于旧贵牟私而不谋国。

  大秦灭了六国一次,就能灭六国两次三次十次百次。”

  “强干弱枝,迁贵发令……”始皇帝摩挲着胡子,若有所思。

  (冇了)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