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章 海事朝议,大秦的狠人!_大秦海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唯有齐人邹衍认为天下九州不过是小九州,臣向来不敢苟同,后来陛下派遣侍郎赵泗出海,求得三种仙种,赵侍郎游历天下,画出了世界地图,臣一时之间不敢相信,三种仙粮出产,亩产高达千斤,臣才相信了这种说法,如今群臣对此都产生了疑惑,大家的想法都不一致,想要向您禀报,陛下您看要不要听一下?

  “啧!这发言水平,要不人家是三公呢!”赵泗闻之啧啧称奇!

  虽然说三公的实权被始皇帝收走很多,眼下近乎处于九卿直接越过三公对接始皇帝的程度,但是能当上三公的哪个不是人中龙凤?

  冯劫的对话暗改了始皇帝派遣徐福出海求仙的事实,变成了派遣赵泗探索海外,同时还明里暗里捧了一下阴阳家,把自己放在了因为无知而被震惊的路人。

  奏表的马屁含量很高,把始皇帝的一次失误说成了先见之明,把赵泗说成了居功甚伟之人,把阴阳家誉为了有先见之明的学派,毕竟阴阳家早在邹衍时期就提出了大九州说,赵泗不过是带回来了实证。

  “还是得学一下啊……”赵泗叹了一口气,冯劫的奏表谁都夸了,唯独把自己贬低成了无知之人……这在政治上不丢人。

  伱给领导长面子,领导那是真给你真金白银。

  很显然,赵泗很满意冯劫的发言,冯劫一没有捧杀赵泗,二来明里暗里拔高赵泗的作用,人家分明就是在示好做人情。

  “可!”

  始皇帝也很满意冯劫的演讲稿,示意群臣可以围绕海事和大九州这个论题进行自由发挥,轮流奏表了。

  尔后李斯出列,第一个提出奏表。

  “臣闻海事……”

  李斯的奏表相对比较简单,先是定了冯劫的说法,肯定了大九州说的存在,肯定了新粮的功劳。

  尔后发出疑问,眼下大秦没有太多船只,建造船只耗费甚多,欲行海事也没那么简单,海外据说也比较荒芜,可是赵侍郎又货真价实的从海外带回来了三种仙粮,臣认为对于海事,应该谨慎对待……不能因为天下是大九州就贸然耗费大量民力物力,鉴于三种仙种,发现了大九州的存在也不能置之不理。

  如果说冯劫的奏表是为了确定讨论范围,李斯的奏表就是为了确定讨论方向。

  朝议是大场合,三公九卿的奏表都是要提前通气的,除非突发国事,否则一般朝议之前就已经拟订好了方向。

  冯劫确定了今日主题,李斯起了个头和确定了底线。

  于是百官就该不该大规模涉足海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首先是以少壮派为主的新晋军功贵族……

  “自商君变法以来,独秦以恒强!

  陛下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华夏……北击匈奴,胡不敢南下而牧马,南击百越,设桂林象郡,一扫南蛮,东扫夷人,夷不敢跨海而入秦……

  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罪臣徐福,仍滞于扶桑,千万沃土,远隔重洋!蛮夷戎狄,仍在四方!”

  少壮派军功贵族虽然在李信没落以后声势不振,但是少壮派在军功爵制度为核心的大秦永远都是中流砥柱的势力存在。

  他们或许不算顶尖,但是人数众多,广泛存在于中下层。

  六国灭了,谁不想接着赚功勋啊……少壮派的军功贵族并不想管什么打不打的过,会不会亏本,他们在乎的只有自己能不能通过永无休止的战争谋求足以让自己跻身顶尖更上一层楼的军功。

  本质上,南越和北地至今仍未休止的战争就源自于少壮派广泛的需求。

  秦国已经达成了自己大部分战略目的,但是依旧没有削减兵力,打不打的赢是其次,能打起来才是前提。

  最关键的是秦国的战争素质也确实碾压匈奴和百越,达成战略目的以后又从未吃过什么大亏反而屡有斩获,最后一合计好像还是赚的,大秦这艘本该休养生息的机器也就被继续裹挟着向前。

  实际上,目前百越匈奴虽然捷报频传,但是能够收获的功劳还是太少。

  如果能够在海上开辟第三战场,那意义可就不一样了!

  打!杀!抢!

  这群军功贵族散发的戾气,让赵泗都不禁为之虎躯一震!

  (还有)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