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计前嫌_权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来的。”

  李宏宇笑了笑,不假思索地回道,“红霞是个不甘落寞的人,一心想要闯荡出一番事业来,她不可能嫁人在家相夫教子,可除了咱们又有谁敢用她?”

  “再者说了,她留下来也是为了赎罪,帮紫凝演好即将面世的这出《女驸马》。”

  说着,李宏宇摇了摇头,不由得感慨了一句,“世事难料,谁能想到一眨眼间红霞会从醉月阁的二当家身陷囹圄,竟然要被她以前想方设法置于死地的紫凝所救。”

  “紫凝心底善良,这才遇上了你这个贵人,否则的话她将永无出头之日。”杨怜儿笑着回道,如果不是李宏宇的话紫凝和柳红梅这次就要被红霞给算计了。

  “我不过是成人之美罢了。”

  李宏宇摆了摆手,不以为意地说道,说起来柳红梅才是紫凝的贵人,如果不是柳红梅找到了他的话那么紫凝的命运将生巨变,无法成为名满江南的花魁。

  晚上,李宏宇把幽兰和紫凝等人召集起来,正式向她们简单介绍了《女驸马》的由来,以及如何进行演唱和表演。

  《女驸马》自然是黄梅戏的经典剧目,至于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湖北的黄梅县就有采茶歌,经宋代民歌的展和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了黄梅戏的雏形,当时叫采茶调、采子或者黄梅调等等,属于民间的休闲娱乐。

  按照相关的史料,后世所熟知的黄梅戏大约形成于清朝的道光年间,流播于长江中下游的广袤区域。

  说起来,黄梅戏能够流传也颇有些无奈,黄梅县地处长江北岸,由于大部分的地势低于江岸,有“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之说,故而自然灾害频繁,水灾更为突出。

  这使得黄梅人不得不学唱黄梅戏在灾年演唱着逃荒行乞,而灾民的流动促进了黄梅戏由山区向江湖平原地区的展,向毗邻地区的辐射。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黄梅戏传到了安徽的安庆地区,被称为“怀腔”或“怀调”,在安庆地区进行了改良,进而成为了后世人们所熟知的黄梅戏。

  相对于京剧和豫剧等剧中,李宏宇更加偏爱唱腔优美、由年轻美貌女子所演艺的黄梅戏。

  为了能使得幽兰等人对黄梅戏有更加形象和深刻的认识,李宏宇特意请来了几名会唱采茶调的黄梅女子来现场演唱。

  当那几名黄梅女子开口后,幽兰和紫凝等人立刻感到一种清新甜美的感觉,耳目为之一新,与她们以前所唱的曲子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唱法和感觉,对这种腔调优美的戏曲是喜爱有加。

  既然幽兰等人喜欢黄梅戏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许多,排练正式拉开了帷幕,由他掌控大局,而舞蹈和动作让幽兰等人商议决定,在歌舞方面她们可是行家比李宏宇这个门外汉强上不知道多少倍。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