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五十二章 恩威并济_权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身为监军他难辞其咎,虽然万历皇帝现在并没有降罪于他,但很显然他会被朝堂上的官员弹劾,为此只要来推卸责任。

  “诸位大人,杜松和马林固然有罪,但短短五日内我三路大军尽墨,这可绝非两人之责。”

  听了陈王庭的话后,李宏宇沉吟了一下,然后抬头环视了一眼现场众人,神色严肃地说道,“固然,此次战败因素众多,但有三点在本巡抚看来至关重要。”

  “辽事之错,不料彼之情形,丧师辱国,误在经略;不谙进止机宜,马上催战,误在辅臣;调度不闻,束手无策,误在枢部。”

  说着,李宏宇面色一沉,冷冷地说道,“有此三误,我军谈何言胜?”

  听闻此言,现场众人皆大惊失色,万万没想到李宏宇的言辞竟然如此犀利,不仅指出杨镐的罪责,而且还谴责了朝廷催战的官员,连并着把辽东的军事指挥系统一起给抨击了。

  杨镐的脸色刹那间变得非常难看,李宏宇口中的“经略”显然指的是他,而且李宏宇所列的这三点都于他有关。

  首先,杨镐没有弄清楚后金军的兵力分布,也不知道后金军的优缺点,这使得明军在面对后金军的骑兵和步兵时处于劣势。

  其次,杨镐没能顶住来自朝廷众臣的压力,不得不提前发动对后金的作战,导致天气对明军极为不利。

  最后,杨镐虽然制定了四路会攻的作战计划,但是没有详细地安排各路行军的路线和时间,而且打仗后指挥不畅,以至于让后金军抓到了机会。

  据传,当时杜松反对在冬春之际出兵,认为等到冰雪消融出征才是良策,结果被杨镐用尚方剑逼着出战。

  虽然杨镐的四路会攻从战术而言并没有过错,是剿灭后金的一个好战法,否则朝廷也不会批准他的作战方案。

  可杨镐错就错在了选择了错误的时间出征,既没有探明敌情,又没能整编部队,再加上该死的风雪天气,导致三路大军惨败的结局,身为辽东经略他自然是难辞其咎了。

  “果然不愧为新科状元!”

  当现场众人面面相觑的时候,周永春心中不由得暗自赞道,怪不得万历皇帝会派李宏宇来辽东当巡抚了,李宏宇一针见血地就点出了明军萨尔浒之战失败的原因。

  确实,萨尔浒之战的失败杨镐这个经略要承担主要的责任,身为辽东统帅其未能掌控全局已然是失职。

  “杨大人,本官虽然言辞过激但对大人绝无私人恩怨。”

  沉默中,李宏宇打破了现场的平静,站起身向脸色难看的杨镐一躬身,拱手说道,“杨大人也是心系朝廷,想要尽快剿灭建州叛逆,然天时地利皆不利我,辽东的军队又来自大江南北彼此间交流不畅,失了人和,不要说大人,就是朝中任何一个大人前来此次也必败无疑。”

  “然,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