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长线钓大鱼_权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月说道,大明当了两百多年的****上国,又颁布禁海令断绝了海外民间交流,就连官方的交流也少之又少,故而百姓们对海外国家的变化和发展一无所知。

  其实,不要说普通百姓了,就是大明的官员也不知道外界发生的变化,因此秦月有此一问也就不足为奇了。

  “怎么会这样?”听了李宏宇的话后,秦月脸上满是震惊的神色,一时间难以相信李宏宇所说的话,这世上怎可能有比大明火器还要厉害的国家。

  “月儿,你让人去一趟琉璃厂,把这艘模型船找一家店铺寄卖。”李宏宇知道现在没法跟秦月解释外面的世界,于是笑了笑后说道,“至于价钱,少于一千两不卖。”

  “宇哥哥,它能卖一千两?”秦月不由得微微一怔,怎么看这艘模型船也不值一千两。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这艘模型船如果遇到有缘人,不要说一千两了,就是一万两也照出不误。”

  李宏宇笑了笑,胸有成竹地说道,他之所以定了如此高的价格就是想要把朱由校调出来,如果不是对木器情有独钟的话,普通人很难拿出一千两去买这么一艘模型船。

  况且,如果朱由校真的如传言那样对木工活情有独钟,那么身边的人肯定会留意京城里新奇的木器,把价钱定高点儿也能引起那些人的注意。

  “好,我这就让人把它带去琉璃厂。”秦月见李宏宇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知道李宏宇这样做必有隐情,于是微笑着答应了下来,她倒要看看李宏宇想要把谁引出来。

  第二天,琉璃厂大街。

  琉璃厂大街位于京城外城的西部,不仅是京官住所的聚集地,全国各地的会馆也都建在附近,这使得官员和赶考的举子也常聚集于此逛书市,使得以前红火的前门、灯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庙书市都逐渐转移到了琉璃大街厂。

  最开始时,各地的书商最先在琉璃厂大街设摊、建室、出售大量藏书,繁华的市井再加上便利的条件,逐渐形成了“京都雅游之所”。

  这使得使琉璃厂不仅逐渐发展成为京城最大的书市,同时也形成了人文荟萃的文化街市,与文化相关的笔墨纸砚,古玩书画等等也随之发展起来。

  琉璃厂大街之所以得名,要追溯到元朝,当时琉璃厂大街并不在城里而是郊区,是一个叫“海王村”的村落。

  元朝在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后来大明立国后建设内城,因为修建宫殿需要大量的琉璃瓦,于是就扩大了海王村官窑的规模,这就使得其成为当时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

  嘉靖三十二年京城修建外城后,海王村所在地变为了城区,琉璃瓦自然不宜于在城里烧窑,而迁至城外,但“琉璃厂”的名字则保留下来,流传至今。

  虽然现在琉璃厂大街市面繁华,人潮汹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