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悲咒_大师开示“不能往生”之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为加持之源

  诵持大悲咒者,自身便是无量功德宝藏,并且成为了他人不可思议的加持之源,成为尊重恭敬的对象。

  成为无尽功德藏

  大悲咒总持无量文义和功德,持诵大悲咒即是无量功德善法的摄藏。

  虽说十二藏,实为无尽藏。观世音菩萨以十二藏表示不可言说的无尽功德藏:

  佛身藏(恒河沙诸佛所爱惜);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

  妙法藏(普摄一切诸陀罗尼门);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

  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

  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药王藏(常以陀罗尼疗众生病);神通藏(游诸佛国得自在)。

  于诸实际问题能有所饶益

  大悲咒另有诸多具体的微妙利用,若除灾厄若药用,乃至启请观音等。

  大悲咒全文/注音未知未知
  大悲咒简介

  《大悲咒》全名为《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出自伽梵达摩所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据《大悲心陀罗尼经》载:《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而宣说,其利益功德广如大海而叹莫能尽;无论是消障除难、得善遂愿,还是究竟的觉证解脱,《大悲咒》都能因其不可思议的大方便威神之力广为利乐。因而有不在少数的佛门四众,寄于虔心持诵《大悲咒》以自利利他、护持佛法。

  大悲咒按照内容文字的多少,有广、中、略三种不同的版本。现今通行的伽梵达摩84句《大悲咒》,其经本以《大正藏》的底本为依据,是一个变化差异较大的晚期增改本,并非伽梵达摩译本的原始面貌。除此类藏经外,还有一些很重要且更准确的可参考文献。如与译经年代较接近的敦煌抄本、房山石经,以及与汉译本多有一致的西藏大藏经等。《大悲咒》在汉传佛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唐代翻译《大悲心陀罗尼经》之后,《大悲咒》即广为弘传,并被纳入汉地丛林功课。

  大悲咒的名字由来

  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的主要部分,共有八十四句。其详名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神咒》。其得名的由来是:有一次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如是神咒,有种种名:一名广大圆满、一名无碍大悲、一名救苦陀罗尼、一名延寿陀罗尼、一名灭恶趣陀罗尼、一名破恶业障陀罗尼、一名满愿陀罗尼、一名随心自在陀罗尼、一名速超十地陀罗尼。」它被称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原因是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