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八章 报复_我真没想当阁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鞑靼退兵的消息传遍了京城,应州大捷,大同巡抚带兵千里袭击鞑靼部落,逼退鞑靼小王子。

  消息疯狂蔓延,京城上下百姓振奋,士子昂扬。

  自从老将军王越辞官之后,弘治朝边关一直处于积极防守的状态。出不了名将,也出不了悍兵。

  红盐池一战,王越带兵突袭三十里之外的鞑靼营帐,朝野上下振奋无比。

  但很快,随着王越下野。

  缺乏对手的达延汗统治下的鞑靼更为强盛,一举收服了朵颜卫之后,加上先前打服了的瓦剌部,算是一举统一了草原。

  草原有明主,大明边关力量孱弱,只能被动防守。

  这也让大明边关百姓终日惶惶不可度日,生怕哪一天鞑靼又带着骄兵杀掠而来。

  鞑靼的阴霾始终萦绕在大明头上,强大的鞑靼肆无忌惮的入侵,让所有人都抬不起头来。

  在这等时候,应州大捷。

  大同巡抚秦墨复刻千年前冠军侯做过的事情,绕行千里围魏救赵,逼鞑靼退兵。这如何能让人不振奋,不觉得激动。

  “得此良将,乃我大明之幸事!”

  士子放下酒杯,目光扫过一众好友,感慨万分说道。

  “听说那秦大人还是十五年壬戌科的状元,实乃吾辈楷模。”另一人附和道,众人欢声笑语一副其乐融融的模样。

  如此景象在京城内外并不鲜有,只因为秦墨成功让鞑靼退兵了。血战九天,独自带残兵回到了应州城。

  功劳牢牢的锁在了他与那些王氏的将士的身上,没有人能从中分到一丝好处。主要是,秦墨这一招险棋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好在他成功了,活着回来了,自然就是最大的功臣。

  最开心的莫过于皇帝朱右樘,不仅仅是秦墨的军功卓着,而且也让皇帝有了拿捏内阁的借口。

  百官之中,参秦墨一本的文官很多,呈上来的折子每天都有一箩筐。

  但直到秦墨带人逼鞑靼退兵的消息传入京城之后,那些文官很明智的选择了闭嘴。纷纷调转口风,对秦墨大加称颂。

  果真是成功之后,身边的人都是好人,迎面皆是笑脸。

  但也不乏头铁之人,在消息入京之后,仍旧跳脚不停上奏弹劾秦墨肆意妄为,不顾应州城百姓的安危。

  户部主事李梦阳与内阁首辅李东阳仅有一字只差,当初还因李东阳做过李梦阳的主监考而传为一时佳话。

  对于自己这个胆大妄为的学生,李东阳实际上已经和李梦阳没有了交集。师生一场,逐渐形容陌路。

  李梦阳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执拗与自负,在百官见风使舵不再上奏折弹劾秦墨的时候,李梦阳还在坚持喷人。

  理由也很牵强,弹劾秦墨于应州乃至于大同的百姓不顾,急功近利。甚至于不孝,风评不好之类的话。

  完全就是明朝键盘侠,为了弹劾而弹劾。

  这李梦阳倒也不是什么小人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