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章柳下惠前世的弟弟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攻,统治阶级毫无办法,《韩非子》中说:“庄蹻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可见当时他所带领的义军给楚国统治阶层带来了多么沉重的打击。他将楚国的统治区域分割成了好几块。后来,可能是考虑到当时楚国的形势实在禁不起内忧外患,所以庄蹻选择了撤军,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使楚国结束了一场内乱,获得了片刻的喘息机会,开始集中精力对付外部势力的威胁。庄蹻被招抚并不是被个人利益所迷惑,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时刻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古书中虽然将庄蹻称为“大盗”,但是在追随他的义士心中他却无疑是一位非常英明仁义的领袖。

  很多时候,“盗贼”只是统治阶级对敢于反抗的劳动人民的一种污蔑。据史书记载,战国时“盗贼横行”,“聚群多之徒”,可见当时人民反对统治者的斗争有多激烈。人数众多的队伍常常隐蔽起来,趁统治阶级不备,跳出来给他们致命一击。统治者与劳动人民之间这种深得无法化解的矛盾,其实也是由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榨引起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据《管子·大匡》记载,战国时魏国的农民在收成一般的年份要向国家交高达十分之二的田税,即使在收成不好的年份也要交十分之一的田税。而如果收成好,税收的比例就高达十分之三了。田税只是名目繁多的税收中的一项,除了它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名目的税。据记载,商鞅变法规定所收的“口赋”在成年人中间征收,而且是按人头征收的,税额非常重。另外,还有各种关税、市税,甚至连宅园、牲畜都要收税。有人说,这一时期的赋税有古代的二十倍之多,农民收入的一半都作为税款被统治者搜刮了。

  除了重得令人不堪忍受的赋税以外,由于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兵役徭役也非常重。战国时期,征发徭役不仅限于男子,女子和老人小孩儿有时候也会被征发。据《战国策》记载,楚国大将昭常誓与他驻守的防齐阵地共存亡,他征调了30多万人修筑防御工事,从刚成年到60岁的男男女女都被征调到了楚国东部地区,除了构筑防御工事之外,很多女子和老人甚至也加入到了守城的行列中。由于战争的需要,男、女、老、幼都被征发参军,这在现在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战争除了造成大量的伤亡以外,田地无人耕种所造成的粮食短缺也是很大的问题。军队不可一日无粮饷,而粮饷从何而来?只能是加重赋税,从人民身上去搜刮。这对统治阶级来说没有什么影响,他们仍然可以“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但是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却是一个可怕的深渊,他们“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处境十分悲惨。统治阶层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生活状态差别太远了,所以他们之间的矛盾自然无法避免,一触即发。

  尽管各国对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都制订了很残暴的惩罚制度,但是依然无济于事。百姓怨声载道,各地起义之声自然也就此起彼伏了。

  ()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