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章“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来源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就定然在旦夕之间。

  果然,这批俘虏被放回麦丘之后,如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刹那间,一石激起千层浪。麦丘城中无论百姓军民,都盛传赵军仁慈,不仅不侮辱俘虏,还优待他们,给其粮食带给城中自己的家人。由此产生的连锁效应,比之一万军队的进攻还要强大,城中百姓大多数不愿意随着齐军一起灭亡,都想出城投靠赵军,连齐军军营内,也人心浮动。

  齐军将领见此,知晓再这么放任下去,则麦丘城必然会不攻自破。城破之日,士兵百姓自然无所损失,但是为军队将领者,一不能为国尽忠,二不能保全性命,实在是奇耻大辱。于是,齐国将领决定,将俘虏都抓起来,百姓士兵遂敢怒不敢言。

  赵奢见城中明显地划分成了两派之后,认为时机已到,就命令围城的赵军用抛石机把粮食抛入城中。赵军每天把粮食抛入城中后,就回营休息,并无攻城的措施。城中军民更加生出向赵军的投奔之意,只是苦于齐军防范严密,城中百姓和普通军士们也只能望洋兴叹。

  数日之后,守城的齐军将领认为,如果听任赵军如此,则齐军会人心尽丧。为了不让赵军的计谋得逞以及断绝城中军民的投诚之心,齐军索性派出代表,将赵军投到麦丘城中的粮食悉数奉还,表示势不两立的决心。齐军代表甚至还对赵奢说道,赵军要战就正大光明地来攻,不要再对齐军实行阴谋诡计。赵奢只是轻轻一笑置之,并没有为难齐军使者,让他回城里等着,但却依然不见任何动作,只是和往日一样,不时向麦丘城抛送粮食。

  齐军见赵军不为所动,遂决定以出城为战为诱饵,来断绝赵军的招降之心。于是,齐军再次派出使者,来向赵军下战书,请求与赵奢择日决战。攻城之人,当然希望守城将领能够率领军士出来,与己方决一胜负,而不是依靠高墙深池,负隅顽抗。所以齐军此次抛出的诱饵,不可谓不大。但事已至此,赵奢清楚破麦丘城只是早晚的事情,犯不着因小失大。所以再次听从赵括的建议,拒绝与来使见面,断绝齐军决战的图谋。

  数日过后,麦丘方向突然传来消息,齐国守城的将领,竟然被其部下斩杀,城中军民遂举家向赵军投降。赵括的办法终于奏效了。经此一役,赵奢暗暗佩服自己儿子的军事才能。赵军亦对赵奢父子敬佩万分,一时之间,“虎父无犬子”成为当时赵国军士对赵奢父子最平常的评价。

  曹操曾说:“昔赵奢、窦婴为将也,受财千金,一朝散之,故能济成大功,永世流声。吾读其文,未尝不慕其为人也。”可见赵奢之所以能够成为战国十大名将之一,定然有其非比寻常之处。借助麦丘一战,赵奢功成名就,赵括一战成名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