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零三章 愚公移山_大唐:李世民是我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打派出民夫四散招揽人手,李佑的庄子又热闹起来。

  数以千计的百姓迁入庄中,给李佑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不光如此,附近也有不少穷苦百姓慕名而来,自发投奔。

  李佑对之一并笑纳,他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手。

  他在庄子里选了几百个可靠的劳动力,发配去了青州盐场,继续提高产盐速率。

  剩下的劳动力,又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为务农组、养殖组及建造组。

  那务农组负责料理李佑名下各处田产,耕种粮食果菜,以及张大胡子从海外带回来的辣椒等作物。

  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负责种植红薯。

  而养殖组,主要负责照料鸡、鸭、牛、羊、猪等家禽家畜,最近又新添了几口大鱼塘,开始尝试养鱼。

  至于最后一个小组——建造组,则是李佑最为重视的。

  这建造小组全被拉到码头上,由那组长刘三郎率领,负责码头及城北大道的扩建项目。

  得了这么多劳动力,最开心的自然是督造码头的阎立本

  “殿下,你这又添人又加材料,这码头扩建计划,怕是要提前完工咯!”

  码头之上,阎立本环视着辛苦劳作的工匠民壮,笑得嘴都合不拢。

  李佑对尽早完工很有执念,听阎立本似是信心十足,立马便追问:“最快能多久完工?”

  阎立本思虑片刻:“若是分工得当,最早能在入冬前完工。”

  “入冬前?若是再添些人手呢?还能更快一些吗?”李佑追问道。

  最近李佑招收流民的消息传播得很快,庄子里每日都有近百人投奔,李佑预料,很快又能筹备新一批民壮,添补到这建造组中来。

  “再添人手的话,怕也快不了多少的……”阎立本深思熟虑后给出答案,“毕竟码头就这么大,塞再多人来怕已安置不下了……”

  要考虑施工现场的面积,一味堆人到最后反而会影响效率。

  李佑心里还念叨着多余的劳动力该如何安排,立即又问道:“你上回不是说过,扩建完码头后,还要抽调人去拓宽河道吗?我那富余的民壮,能提前去那边开河挖渠吗?”

  早在开工之前,阎立本就考察了上下游河道,当时他判定,在齐州城上游的山茌县境内,有一处在那山茌县境内,有一处狭窄的河湾口,影响了水路交通。

  当时李佑便有打算要打通那河湾处,将那一处较为狭窄河道拓宽,从而提高河道的运载力和畅通度。

  那河道拓宽之后,齐州城的水路枢纽地位,将会更高。

  阎立本思索片刻,点头道:“若是有富足人力,倒是可以提前开工,只是拓宽河道难度极大,需要大量劳动力。殿下能抽出多少人来?”

  李佑想了想:“目前庄子里能用的只有几百人,过几天该能凑足一千。”

  阎立本努了努嘴,蹙眉计算起来:“一千民壮……加上我这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