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9章 三角债问题_官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银行的拖累,确实已经是很严重了,几大行的坏账,现在可能超过了万亿规模,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金融行业沉疴难起啊。”

  关于这个问题,叶开也是很清楚的,现在从表面上来看,困扰国企的最大问题,其实就是三角债,但是往更深层次里面看的话,还是体制上的漏洞在作祟。

  “三角债的问题,确实比较麻烦,这个是商业信用缺失造成的问题。”叶开听了之后,也点了点头。

  国企三角债问题,从根源上来看,应该是企业间商业信用的扭曲所造成的,这个问题在任何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没有出现过。

  “商业信用是资本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它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信用关系,但绝不会出现类似我国的三角债现象。”楚云松是研究这一块儿内容的行家,谈起来自然很有感触,“因为在企业间产权关系十分明晰的前提下,这种商业信用关系是以信誉做保证,经济效益做后盾,以法律为准绳的,企业有很强的风险、竞争意识,如果企业还不起债,采用的方法也简单,可以动用资金储备,或者出售一部分金融资产,或者直接让企业破产抵债。”

  叶开点了点头,国企缺乏商业信用,这个现象确实非常严重,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大家都是国家的企业,彼此欠来欠去的,肉都烂在锅里了。

  可是这个肉越来越烂,终于发霉变质了,最终就导致了所有的国企都深陷三角债的漩涡之中,最后都跳不出来了。

  “其实这一次我在凌钢调查,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叶开对楚云松说道,“邵江平之所以能够把凌钢打造得一枝独秀,就是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顶住了压力,拒绝挂账销售,所有的产品都是现款销售,所以凌钢没有一陷入三角债危机之中。”

  事实上,邵江平所做的还不仅仅是这么一点儿,对于零散在外面的那些收不回来的债务,他专门组织了讨债团,轮番上阵,使用了比较激进的手段,终于把外面的欠债收回来九成左右,这一部分现金也成了凌钢当时能够发展起来的一个很坚实的支柱。

  “两年前,国.务.院方面做过清理国企三角债的工作。”楚云松说道,“当时我也参与了,我们蹲点儿的一个国企就对所有欠款用户进行了摸底排队,通过调查发现了三种情况。第一种就是欠款户生产不景气,产品积压或货款回收困难,三角债连锁反应,确无能力大量还款,只能小步慢走,多用少还,关系不断,维持生产,这类厂家可占欠款户的60%左右。第二种欠款户并非无钱还款,他们的生产和销售都比较正常,但是钱都用在盖办公楼、买小轿车、发奖金和大吃大喝上,有的甚至大兴土木建造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