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谋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事的,就通过各种渠道掺和到了四皇子的队伍中。

  海商相互都熟悉,当四皇子的组织起队伍来以后,各种信息也就汇集到朝廷了。朝廷一直在关注着四皇子的队伍,有许多朝臣还继续往四皇子的队伍里塞人······

  “官家到底是何意?”

  王安石是懂得变通的,并没有急于到面圣求答案,先是在内阁议事时提起。

  一边是海军出征准备制定并维护海上秩序,一边又组织这样不伦不类,介于海商、海盗、海军之间的队伍,真心猜不透。

  关键是,这支队伍的训练,基本上是跟随着国朝海军的训练章程进行的,甚至装备都是工坊城装备海军淘汰下来的。从战船,到配置,虽然对于海军而言是淘汰的,但是,一旦出海,也就国朝的海军能制约了。

  “王相,海洋之大非我等所知的范围,海岛之多也非记载之数。如今单说琉求,就有各方势力存在,国朝也需要这样的势力。”

  “况且,海军那是仁义之师,出征的目的是护航,是彰显国朝的王道。但是,官家曾有言,大海不干,海盗不绝。海军任务是护航,也就没工夫专门去歼灭海盗,也不会去占据海岛。四皇子的这支队伍,说白了就是国朝海军的补充······”

  吕公著的说法,是出于光明正大的立场。

  “国朝海军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很可能会让海盗闻风而逃。所以,很难知道当今各国海战的实力。官家留在讲武堂的记载中提到过,海洋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堪比陆地边境的安全。遣一支这样队伍出海作战,对朝廷制定海上方略有益。”

  章惇漫不经心的回了一句。他不理解王安石纠结这些的原因。

  “琉求出现北辽的势力,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北辽势力出现在琉求,都应该引起警惕。一旦国朝与北辽作战,东海一带的海岛,朝廷必须予以清理,以确保北辽不至于从海路袭扰沿海州府。”

  王韶补充了章惇的说法,或者说把章惇的意思详细化了。从军略上讲,确实存在这样的可能。

  “唉······这都是亡命之徒呀。一旦盘踞外海诸岛,恐怕对国朝不仅仅没有补遗,甚至将会成为危害。”

  王安石明确的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王相多虑了,二皇子之于安南,四皇子出海,若想久存,或者说博的一定的生存空间,都必须依附于朝廷存在。”

  经苏颂这样一提醒,王安石瞬间就明白了。

  不是说王安石就没有这样的智慧,就考虑不到这样的事实。而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王安石所侧重的点不同,也没有工坊城的经历,甚至说对火器的了解相对少。

  并且,在看到海军的战力和四皇子这支队伍的战力对比后,对官家允许四皇子如此做很不理解。

  这与二皇子在安南不同,安南是个稳定的王朝,二皇子说白了是在夹缝中生存,依赖于国朝的地方多。

  而出海,王安石总觉得有点鞭长莫及的感觉,总担心四皇子一旦成事后对国朝稳定的威胁。

  现在看来,官家对于拓海,是谋定了两方面的方略。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