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五五章 情况很严重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不爽。

  他更不是韩琦,不满王安石越殂代疱的行为。

  官家需要朝堂臣工能给他决策提供帮助……说虽有点扩大臣工的作用,在事实上最接近赵曦的态度。

  不同的的传言,也就造成了心思混乱的朝堂。

  怎么说呢,真正关心青苗法能不能推行和实施的应该不多,可一旦涉及自己的利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青苗法确实是个抢买卖的新法。

  官办放印子钱的,自然会断了原本做这活的财路。

  有扶持贫户的意思,好像也是要阻止兼并,这也有点冒犯兼并之家的味道。

  所以,朝堂就平静不了了。这还是朝堂臣工南人偏多的情况。

  除江浙外,整个南方,耕田并没有像北方这样充裕,就是兼并,也谋不到多大利。

  两湖还没开发,南方对耕田的喜好,还比不上北方。

  至于北方,除了赵曦早年拖拉一些人以外,让自家富足的办法,大多集中在田地上。

  估计这也是司马君实、韩琦、文彦博之流如此明确表态的原因吧。他们谁家里都是把田地作为主业的。

  “你是说相州有三成耕田都是韩家的?”

  “回官家,奏报是这样说的。”

  赵曦在等相公们的意见和建议,自然需要知道他们的立场,所以就让皇城司收集一下相公家土地拥有数。

  很不乐观,或者说是情况很严重。

  “官家,奏报有详细说明,其中逾半数并非韩家直管,是为挂韩家名,从而逃避两税的。而韩家只是收取低于两税的租金。”

  这样的税收政策,这样的优待士大夫祖宗法度,没有这样的情况才是怪事。

  “其他人怎样?”

  整个政事堂……唉,赵曦都不敢想。

  王安石玩青苗法,估计也是江西那地方没多少耕田可占吧?

  “司马相公家里在陕州之夏县,也有近两成耕田。韩相公耕田相对少一些……”

  听着王中正一家一家的汇报,赵曦的心里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沉。

  敢情朝堂的这些相公,都是大地主呀。自己拥有汴梁城外的那点皇田,估计根本入不了人家的眼。

  “这些年因为粮价一直维持在二十文,有许多耕田因地势、水源等原因,收成不好被废弃了……”

  原来还觉得王安石有些话是危言耸听了。如今看来,王介甫还是给大伙留了面子,实际情况比他说的还要严重。

  稳定的粮价肯定是没有错,而因为耕田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导致这些兼并之家放弃一些耕田也是情有可原。

  问题是,在他们放弃并荒废一些耕田的同时,还存在无田可耕的农户…~这就不正常,这就需要朝廷介入。

  算了,先等一阵吧,也看看诸位如何表演。

  赵曦郁闷,很郁闷。

  再烂的心情,晨省昏定一直没停过。

  恍恍荡荡到了慈明宫,却发现自己的女人也在…~

  “曦儿,娘舅家传话,问问曦儿怎样看青苗法,娘舅家该怎样表态,需要拿各章程……”

  听太后这般问,再看看滔娘的表情…~看来都是这个意思。滔娘不好单独问自己这些,就凑到慈明宫跟太后一起问了。

  “娘娘,孩儿对农事不算精通,对国朝农村的实际情况也不是太了解。”

  “现在孩儿还需要臣工们的意见,真实的意见,也好让孩儿能有个准确的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尽管老六家表达了忠诚,可这时候赵曦真的不到表态的时候。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