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大战在即,官家是万万不能有含糊的……

  所以,才多方集议,把形成的结论,借皇后之口传递给官家了。

  也是,若相公们过后再这样说,还指不定官家有多了什么心思……这时候真的需要君臣同心。

  其实,都多心了,就是朝臣和相公,也想多了。

  赵祯是主意不定,可战事铺开,不可能变卦的。他真正担心儿子安危,比担心战局胜败更甚。

  果然,这一番说辞过后,赵祯明显放松了许多……

  当时处置牛犇,各方有各方的反应。可过后了,再思量,都感觉到了太子殿下这一手的深远。

  赵曦若知道都这样想……估计自己睡觉也要笑醒了。

  种谔好战,一开始在听到各路军指挥有相当的临机决断权时,他是有些兴奋的。

  甚至在听说首战首功被东路军拿下,并且完整了解了整个作战过程后,更是有些雄心勃勃。

  东路军有万数新军,一百多架火药弹发射器,五十多门车轮炮,还有数不尽的火药弹,以及足可以食用三月的新军粮……这些,足可以让他打到兴庆府了。

  对于太子殿下处置牛犇的事,他开始只看做是另一种的维护……

  “折兄,再派斥候吧,这一次远放五十里,要覆盖整个边境线。”

  明白了太子殿下的寓意,原本决定直接打穿葭芦河,把晋宁军和绥德军链接起来的种谔,不得不更加慎重和谨慎起来。

  说实话,这年代,其实没有什么明显的国界线,别说跟国朝不认可的西夏,就是跟北辽也没有具体划分过国界线。

  基本上是都是模糊的,大概的随便那么一说:那个地方是谁家的。

  而葭芦河对岸,在晋宁军与绥德军,也就是麟府二州和延川之间,有一块三角形的区域,因为葭芦河的灌溉,是一片水草丰富的区域,几次对夏作战,几次拉锯,这一片最终还是被西夏给占据了。

  种家和折家,分别守卫着国朝的麟府二州和清涧延川,可几次朝廷对夏作战,几次打穿,最终都因主力战线惨败,遵朝廷诏令,一次次的打下来再让出去。

  而所谓议和期间,又不能妄挑边衅,特别是像葭芦河流域这种水草丰富的区域,就是西夏也在意。

  这一次,种谔到麟州,目的就是与折家商量,在执行往中路推进的过程中,趁机再次拿下葭芦河流域,从而把麟府二州与延川清涧连起来,最终形成顽固的防线。

  这是在秦州二人就商量好的,毕竟看到了太子殿下对这次征战的充分准备。

  并且在军备提升,物质周全的的情况下,这一次再打下来,应该不会有还回去的可能了。

  只是,太子殿下这一次对首战首功的措施,让种谔这个激进性子的人,也相对谨慎了很多。

  打,肯定是要打的,但必须建立在侦查详细,评估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开打……这应该是太子殿下这次征战的总体要求。

  东西两路,不可能躲避着西夏,单纯的往中路推进,这也是太子殿下所说的:两路指挥都有临机决断之权,也就是说,东西两路都要有战事。

  但如何打,能打出怎样的战绩,并保证最终决战的不失期,才是太子殿下唯一的要求。

  这种放手给武将自我发挥的大方略,还真有点让人不适应。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